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陈晓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24-03-08 记者 王文博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陈晓拴表示,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民生产生活最基础、最重要的条件,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他今年带来了关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建议。

  陈晓拴代表表示,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实施乡村水、电、路、讯等“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垃圾不落地工程,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改进。

  他表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和覆盖面仍待提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乡村建设缺少规划,存在乱搭乱建的现象,一些地方农民建了新房后,旧院闲置没有复垦,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整体村庄的环境;不少村庄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污水横流等脏乱差问题突出;农村教育、文化娱乐、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便。

  基于长期扎根基层的观察和工作经验,陈晓拴代表提出了破解上述难题的三点建议。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结合乡村人口变化趋势,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编制实用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优化环境设施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既补齐各类基础设施短板,又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实施。

  二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健全财政投入、项目整合、招商引资、社会帮扶、农民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改厕、排污、供气、供暖等群众期盼的好事实事,促进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升。

  三是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等社会风尚,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封建迷信、赌博酗酒等陋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努力让乡村干净起来、美丽起来、文明起来。

  “总之,建设美丽乡村,要借鉴‘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整合涉农优质资源,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防止片面追求指标现象,确保建一个、好一个、美一个。”陈晓拴代表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产业链供应链发力 邮轮经济拓展消费新空间

产业链供应链发力 邮轮经济拓展消费新空间

2023年我国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以来,积累多年的邮轮旅游需求集中释放。

·海南矿山修复让废矿“生金”

四川国企重点发力功能性改革

四川国企重点发力功能性改革

科技创新是决定产业引领和安全支撑作用发挥的根本。

·央企加快布局发展人工智能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6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