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基金实时净值估算功能将下线 业内称或于6月下旬
2023-06-07 记者 韦夏怡 罗逸姝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6月7日,有市场消息称,基金实时净值估算功能将下线。对此,《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求证获悉,确有基金公司直销和三方代销收到通知,要求下线实时估值,部分公司与三方销售也在开展沟通研究解决方案。据悉,已有公司收到通知,或在本月下旬下架盘中净值估算服务。

  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基金直销与三方代销机构均为基民提供了净值估算功能,该功能在盘中一定程度上反应基金涨跌幅变动。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基金仓位、重仓股品种的实时变化,估算出的净值与实际净值相比误差较大。

  “之前行业里也有过一些讨论。”一位基金业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这一功能下线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客户根据实时估值进行套利交易,避免投资者受实时估值影响‘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同时也避免投资者通过实时估值对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进行不合理投诉等干扰。”

  “下线的可能有两大原因,一是不少投资者误认为实时净值估算就像股票一样,是基金应有的价格。但实际上,这只是第三方根据上一份季报的估算,仓位可能很早就发生了变化,这也会引发投资者对于基金产品存在‘利益输送’的误解和信息不对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屈源育告诉记者,“其二,实时净值估算也可能会加大投资者焦虑心理,令申赎更加不理性,从而造成手续费的损失以及频繁交易带来的净值损失。”

  “即便基金实时估值百分百准确,场外申赎的公募基金也无法参考盘中价格。严格来说,基金实时净值估算属于持有人的需求,但因为大部分估值与当日更新的净值都有误差,很多时候给持有人带来的体验并不好,如果被叫停并不是坏事。”华林证券资管部董事总经理贾志对记者表示。

  另一位基金业人士也表示,当下开放式基金没有太多实时估值的必要。在其看来,当前的动态实时估值是存在估值误差的,且误差会随着时间延续,并随着基金经理风格的不同而放大。“比如重仓股品种、仓位全都变化了,这种估值不仅没有意义,还会误导投资者。相关网站和三方机构是不是可以利用更先进的算法技术等,能够尽量给基金投资者一些专业化的,实质性的指导,而不是玩噱头。”该人士表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重拳整治后仍“改头换面” 倒票“黄牛”治理尚需加力

重拳整治后仍“改头换面” 倒票“黄牛”治理尚需加力

迅速回暖的文体市场激起了观众久违的热情。然而,倒票“黄牛”却紧随其后,成为市场的搅局者。

·破解动力电池产能结构性难题需多管齐下

放大数据优势 重塑发展增势——2023数博会上的国企数字化转型样本

放大数据优势 重塑发展增势——2023数博会上的国企数字化转型样本

围绕“数实相融 算启未来”这一主题,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

·山花顶隧道项目正洞掘进突破3000米大关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