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不绝于途 双向奔赴——中国企业持续开拓中亚市场剪影
2023-05-29 记者 刘彤 张斌 雷肖霄 西安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国-中亚峰会日前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共商合作大计,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

  友好的相聚,赓续千年友谊;团结的盛会,开辟崭新未来。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包括国企在内的各类所有制企业抢抓合作机遇,深耕中亚地区,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质量的经贸合作次第开花,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加强合作的“一带一路”倡议愿景,正在中国-中亚国家的共同努力下结出硕果。

  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记者 刘潇 摄

  以粮油联通消费大市场

  农业始终是中国和中亚国家间开展更广泛合作的领域。从最初的粮油进口到订单种植,再到建厂生产和立足中亚、构建海外粮源网络,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实现了从最初的参与者到稳定受益者的“完美蜕变”。

  回忆起来自哈萨克斯坦的2000吨非转基因优质油脂经过6天“中欧货运班列”运输,最终在2016年3月26日抵达西安国际港务区时的场景,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贾合义记忆犹新:“由于商品本身的特殊性和大宗进口的首次运营,进口粮油较为繁琐。但在中哈两国海关、质检、铁路等多个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下,这趟班列仅用6天就实现了首次满载货物回程,这坚定了我们深耕中亚、扎根中亚的信心和底气。”此后不久,由爱菊投资,历时半年建成的哈萨克斯坦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一期年加工30万吨油脂厂,又于当年12月6日试投产运行,成为哈最大油脂厂,为哈农产品就地转化、产业链有效延伸贡献了“中国方案”。

  贾合义说:“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肥沃的黑土地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小麦出口国。目前,哈萨克斯坦可耕地面积超2000万公顷,具有潜在农用价值的牧场面积在1.8亿公顷左右,这为中哈两国在小麦和油料作物种植、加工上提供了广阔的合作领域。”

  在爱菊集团的牵头组建下,哈萨克斯坦许多农民加入了可有效解决长期困扰他们“种粮难、卖粮难”的农业合作社,即由爱菊提供种植订单并打包收购、银行为农场主提供贷款资金、哈萨克斯坦发展基金为银行贴息并为爱菊农产品出口提供优惠政策、农场主落实订单进行种植。

  拥有3万公顷土地的北哈州农场主鲍尔江说,他从前经常为粮食没销路、卖不上好价钱发愁。“订单农业”合作模式推广后,他将过去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收获的粮食也解决了销路。现在种植的小麦丰收后,经过“长安号”10天运输和在西安生产基地3天的加工和检验后,就可进入商超登上陕西老百姓餐桌。目前,爱菊已与哈萨克斯坦政府签订了150万亩原料种植战略合作协议,小麦、油菜籽种植基地长期计划将达到500万亩。

  贾合义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他们已构建起以“北哈州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为集结中心、新疆阿拉山口农产品物流加工爱菊园区为中转分拨中心、西安国际港务区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为集散中心”的三位一体优质粮食大物流、大加工体系,形成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格局,为让优质粮食“买得到、运得回”,进行着有益探索。

  “在哈‘订单种植’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准备在哈粮食主产州,打造粮食集结中心,构建海外粮源网,用于粮源集并与出口至我国。目前,哈萨克斯坦北哈州集结中心已运营,拟于2023年增加仓储设施、发运设施、物流运输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心吞吐能力。”他说。

  贾合义告诉记者,爱菊集团农业项目在哈萨克斯坦的探索,得到了哈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和认可,依托于园区项目,加快了我国农资、农机、农技的出口步伐;另一方面,项目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哈萨克斯坦就业1500人以上,促进哈平均年增加外汇折合人民币5亿元以上,推动民间交流年平均1万人次以上。“中哈农业合作的互利共赢走出了时代新路。”他说。

  载有土库曼斯坦甘草中药材原料的中欧班列回程列车抵达西安国际港站。记者 李一博 摄

  为跨国铁路贡献“中国方案”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举行前夕,能够大幅缩短货运距离、显著降低物流成本的“中吉乌铁路”受到广泛关注。作为峰会具体成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吉尔吉斯共和国交通和通信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交通部关于就中吉乌铁路建设项目(吉境内段)可行性研究三方联合评审达成共识的谅解备忘录》5月18日正式签署,这标志着项目可行性研究进入尾声,在可研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合作成为三方工作的重点方向。

  峰会期间,乌兹别克斯坦交通部副部长穆米诺夫·阿布杜瓦希多维奇到访了位于西安的中国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就包括中吉乌铁路在内双方可能开展合作的诸多事项,与这家在世界具有广泛知名度和一定影响力的铁路勘察、设计、咨询企业展开探讨。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欧班列增长迅速,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1.6万列。中吉乌铁路项目将形成连通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一条便捷铁路运输通道。铁路建成后,可扭转吉、乌两国作为内陆国家的区位短板,打通其铁路出海走廊,为中亚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提供强有力支撑;项目建设期间对所在地建筑、服务等行业的需求,也将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同时,这条铁路对中国连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提高铁路走廊路网机动性,也具有积极意义。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超说,从1953年成立以来,他们先后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揽了超过2000公里的铁路、公路、地铁咨询和设计项目,始终以一流的技术实力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作为中欧班列骨干路网的勘察、设计企业,我们始终致力于中国西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规划和勘察、设计,通过开展中尼、中蒙俄、中吉塔阿伊、中巴等铁路通道和13个口岸通道铁路的前期研究工作,加强中国和中亚各国在现代交通领域的合作,深度参与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大有可为。”

  据了解,2022年8月,中吉乌铁路吉境内段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全面启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派出184名技术专家,在吉尔吉斯斯坦开展现场外业调查、测绘、钻探等工作,此项工作已于2022年11月结束,可研报告(初稿)编制工作也已完成。根据中、吉、乌三国政府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全部可研工作拟于今年6月前完成。

  “古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途经乌兹别克斯坦,穿越中亚,最终抵达欧洲大陆,乌中开展全方位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乌兹别克斯坦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全方位提升。不断织密的铁路网将会进一步促进地区间融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当货运列车沿着连云港-西安-乌鲁木齐-喀什抵达塔什干时,我们两国的人民都能从中受益。”穆米诺夫表示。

  带着技术客车“出海”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举行期间,中国大中型客车制造商宇通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卡斯杰赫纳公司签订了“关于共同成立哈萨克斯坦-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和工程人员培训中心”的协议,这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深耕中亚地区的又一典型案例。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宇通加快了“出海步伐”。截至目前,在宇通海外目标销售国家中,超80%的国家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目前已累计销售客车超68000辆,中亚国家在其中占据了重要份额,这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密切经贸往来的又一生动例证。

  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宇通积极与合作方开展产能及技术合作,在多个国家实现了客车散件当地组装和产能及技术的合作。一方面,实现了优势产能走出去,完成了由产品出口到技术出口、标准输出,提升中国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带动了一部分国家提升当地工业化水平,实现了“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合作共赢的倡导目标。

  据介绍,为更好地助力当地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宇通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加快了共同筹建工厂的步伐。这家工厂于2021年正式投产,每年可生产1000辆宇通客车和200辆工程机械,并可独立完成焊装、涂装、承装、检测等全套工序,实现覆盖客旅团、传统公交和纯电公交、专用校车、高端商务车等全系列客车产品生产。随着工厂产能的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当地员工投入到工厂建设中,为中国企业深耕本地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开展本土化合作,宇通不仅为哈萨克斯坦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还为其输出先进产品、技术及生产管理经验,助力当地汽车工业发展。此外,宇通在哈萨克斯坦共建立了8家服务站,1个配件库,目前已形成以阿拉木图为中心,产品覆盖主要城市的交通运输及售后服务、培训网络,每年为哈萨克斯坦200余万人提供交通便利,间接创造超过5000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创新技术、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效率上的整体优势,造就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口转型的核心优势。

  工作人员在宇通新能源厂区高端及海外承装车间进行发动机检测。记者 李安 摄

  2010年,宇通获得哈萨克斯坦200台12米欧四压缩天然气客车批量订单,2013年向客户交付400台车,2014年再次出口300台订单,获得了客户持续青睐。2020年,宇通再次夺得哈萨克斯坦760辆燃气客车订单,这批车的投运大大改善了哈萨克斯坦的公共交通状况,同时,清洁能源车辆的投用也将有效降低空气污染,同年,100辆宇通纯电动客车出口哈萨克斯坦,助力极寒地区人民绿色出行。2023年,已运营3年,行驶里程超20万公里的宇通E12成功完成哈萨克斯坦-27℃极寒环境下的320公里极限续航挑战。

  宇通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宇通坚持“一地一策”的市场策略,以有效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推广以成熟产品平台为基础的适应性产品,获得稳固成功,进而带动周边市场。在提供优质客车产品的同时,还将提供车辆运营管理、服务及配件物流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产品销售、解决方案销售以及品牌销售的同时提升。此外,企业还针对不同客户、不同市场的需求,给予相应的产品、配件、融资以及全面的保障,从而提升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美誉度,实现良性循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数实融合”迈向深水区 产业逐“智”待夯实底座

“数实融合”迈向深水区 产业逐“智”待夯实底座

当前,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已成为抢抓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抢占国际竞争高地的重要选择。

·重庆永川:“扭紧”影视与科技的产业链条

年过半百老国企满血“出海”活力何来

年过半百老国企满血“出海”活力何来

这家老国企“出海”活力的背后,是50年“筚路蓝缕、上下求索”精神的一以贯之,是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的统筹并进,是锚定世界领先特色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公司目标的韧劲。

·不绝于途 双向奔赴——中国企业持续开拓中亚市场剪影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