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取得新进展
2023-01-13 记者 高伟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近期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取得新进展。融创近日发布公告,成为继富力地产、龙光集团之后第三家实现境内债整体重组的房企。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截至目前,中国恒大、华夏幸福、中国奥园等多家房企均在积极跟进。

  多家房企推进债务重组

  融创中国公告显示,约160亿元的境内债券整体展期方案获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共涉及10笔存续的公司债券及供应链ABS,加权平均展期期限3.51年。

  2022年12月6日,龙光集团境内21笔公开市场债券的展期议案均获得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已展期债券及ABS展期期限为36个月,未展期债券及ABS展期期限为48个月。同月,龙光集团境内21笔公开市场债券的展期议案均获得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已展期债券及ABS展期期限为36个月,未展期债券及ABS展期期限为48个月。

  更早之前的2022年11月22日,绿地集团表示,9只存续美元债共计32.41亿美元,相关同意征求及特别决议案均已于2022年11月22日的持有人会议上获得正式通过,其中8只境外债券拟展期两年,已于2022年6月展期的1只境外债券拟展期一年。

  展期成为主流方式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内政策环境放松以及市场步入修复期,越来越多的房企选择整体债务重组,这将更明显地作用到债务解压上,有利于集中精力恢复正常、有序经营,抓住机会窗口,对于债务状况严重的出险房企尤为适用。但整体债务重组的难度也更大,企业重组方案的制定与谈判非常关键。

  从近期重组案例来看,展期是比较主流和常见的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政策利好下,债权人对企业流动性修复、销售回暖信心好转。对于出险房企来说,在重组谈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与债权人建立信任,拥有优质资产、增加增信措施对重组方案通过非常有利。

  对于重组路径的选择,资产、债务结构是主要依据。上述分析人士指出,以融创中国为例,截至2021年末,总资产为11765.5亿元,总负债为10518.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9.4%,非受限制现金仅有143.4亿元,短期有息债务则有2351.5亿元,净负债率升至203%,因此,减债、降杠杆无疑是该企业面前一道关口。

  房企自救仍是关键

  富力地产、龙光集团、融创中国相继完成境内债务整体重组,在行业引发关注。上述克而瑞分析人士表示,整体债务重组的成功,有利于减少出险房企在一定时期内的偿债压力,将更多的精力转向经营的恢复中。

  不过,对于一些房企来说,债务状况越严重,债务重组落地越早越好,有利于企业尽快向正常经营过渡。但从目前落地状况来说,债券人对整体债务重组仍保持着谨慎态度,部分企业重组方案也一再优化,通过难度尚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出险房企同时面临境内与境外债务重组,由于政策环境、债权人的权益保障不一样,因此也面临不同的难度,这些企业重组方案的制定与谈判并不简单。该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仅有富力地产完成了境内和境外债务整体重组,龙光集团尽管完成了境内债务整体展期,但境外债务展期工作未落地,重组道路还将继续。

  同时,债务重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无论是展期还是债转股,都只能缓解燃眉之急,最终能否“复活”还是依靠销售回款。出险房企仍应以保交付为主要目标,积极营销、促进销售去化及现金回笼,修复基本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自热食品”餐后垃圾随意丢存污染隐患

“自热食品”餐后垃圾随意丢存污染隐患

近年来,“自热米饭”“自热小火锅”等“自热食品”在速食市场热销,颇受年轻消费者欢迎。

·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2023开年增进民生福祉一线观察

提质增效稳增长 深化改革启新局

提质增效稳增长 深化改革启新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企业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全面覆盖 多点突破——各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预期成效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