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都高端制造的代表,北汽集团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合资公司北京奔驰持续推进产品和制造管理的数字化、低碳化。在北汽集团立足首都科创中心建设,不断推动合资合作向纵深发展的助力下,北京奔驰也加快了绿色智能制造的发展步伐。
作为北汽集团高质量合资合作的重要版块,成立17年的北京奔驰,同时拥有前驱车、后驱车、电动车三大车型平台,以及发动机与动力电池工厂,实现了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与整机的出口,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奔驰总装二工厂车间内,每45秒就有一辆汽车驶出生产线。
今年以来,北京奔驰顶住疫情防控和生产爬坡的双重压力,取得了众多成果。包括第400万台发动机在发动机工厂下线、国产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电池在电池工厂下线、第400万辆国产梅赛德斯-奔驰汽车下线等。北京奔驰也正式迈入“双四百万”时代,形成了由11款车型组成的强大产品矩阵。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北京奔驰工业总产值增长超50倍,连续六年突破千亿元,有效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北京奔驰以北汽集团“高新特”战略为指引,逐渐完善和升级智能化制造体系,实现了首都汽车工业从“制造”到“智造”的飞跃。
据介绍,北京奔驰2014年就引入先进的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推动生产智能化和管理数字化。近两年,北京奔驰开始全方位推行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生产运营360的应用,并构建起“数字化、柔性化、高效、可持续”的智能制造体系。数字化渗透到北京奔驰生产制造的方方面面。
北京奔驰引入了高度柔性化、智能化的PFM生产流动管理、AMSupply资源计划系统等全球领先系统,助力生产、物流等环节更加精准和高效。在生产全流程中集合了诸多先进机器人,可以通过大数据完成自我学习、自我优化,进而实现高精准度的生产工作。
北京奔驰还不断升级可视化平台,确保高效透明的智能化生产。以顺义工厂的在线监测系统为例,可视化大屏高度融合工厂的生产数据资源,实现产能、设备、仓储等多环节的关键指标监测分析,辅助生产人员全面掌控工厂生产运营状态并进行高效决策。
北京奔驰表示,未来还将加速部署可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促使机器人拥有更智能的自我学习能力并进行正确的自动化决策,实现更深度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北京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的同时,北京奔驰还持续发力绿色低碳升级。在北汽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东双方的战略部署下,北京奔驰提速电动化转型进程,不断满足中国消费者对豪华电动汽车的需求。
目前,北京奔驰已投产一座动力电池工厂、一个纯电专属平台和两款动力电池,并初步形成了由全新EQE、EQA纯电SUV、EQB纯电SUV、EQC纯电SUV组成的豪华电动产品矩阵。今年,在迎来“核心豪华”纯电车型全新EQE后,北京奔驰还实现了全新长轴距C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的投产。
不仅在提供绿色产品上,北京奔驰还将绿色低碳理念贯彻到生产制造全流程,加快低碳转型步伐。据了解,北京奔驰是北京首批购买绿色电力的企业之一,厂区绿化面积约83万平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160吨。同时,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等为工厂提供绿色动力,其中光伏发电年发电总量可达3800万千瓦时。
在生产制造阶段,发动机工厂生产线基于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可在少人少光的环境下全程自动运行,形成“黑灯工厂”制造模式,大幅节约电能并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部署绿色物流,使用循环包装代替一次性纸包装,2022年节约的纸张相当于130万颗树。
北京奔驰将绿色低碳理念贯彻到产品、生产制造、供应链三大层面,加快构建绿色价值链体系,获评工信部绿色制造名单“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据介绍,北汽集团将继续落实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开放合作,以北京奔驰和集团各版块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推动首都汽车工业融入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