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销售净利率创历史新高 爱尔眼科2021年净利同比增34.78%
2022-04-26 记者 张娟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爱尔眼科(300015.SZ)4月26日公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01亿元,同比增长2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3亿元,同比增长3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83亿元,同比增长30.59%。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爱尔眼科销售净利率为16.47%,创历史新高;公司销售毛利率为51.92%,创2012年来新高。

  业绩持续增长

  爱尔眼科作为专业眼科连锁医疗机构,主要从事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目前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东南亚,奠定了全球发展的战略格局。

  爱尔眼科表示,2021年,公司实现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居民眼健康意识逐步加强,医疗消费稳步升级,国家近视防控战略、防盲治盲等政策的推进实施,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经营规模和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国内疫情整体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各项业务快速恢复,共同促进了业绩的增长。

  从收入结构来看,报告期内,屈光手术、视光服务项目、白内障手术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具体来看,屈光手术实现营业收入55.20亿元,同比增加26.92%;毛利率为58.95%,同比增加0.83个百分点;主要系一方面由于各医院手术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全飞秒、ICL等高端手术占比进一步提高,形成量价齐升的局面;另一方面公司加大对各地、县级医院屈光科室的建设投入,更好地满足了地、县患者的手术需求。

  白内障手术实现营业收入21.91亿元,同比增加11.72%;毛利率为37.67%,同比减少0.38个百分点;主要系报告期内,白内障项目受医保结算政策的影响,手术量的增速阶段性放缓,但随着消费转型,白内障业务出现从复明性白内障向高质量的屈光性白内障升级的态势,更好地满足了多层次白内障患者的高质量视觉需求,确保了该项目的逐渐增长。

  视光服务项目实现营业收入33.78亿元,同比增加37.68%;毛利率为58.04%,同比增加1.11个百分点。主要系一方面,受国家近视防控战略的推动,公司在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使爱尔视光的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另一方面各医院视光验配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视光产品品类不断完善升级,促进了视光配镜量的稳定增长及患者满意度快速提升。

  此外,爱尔眼科同日披露2022年一季报,2022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9亿元,同比增长18.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1亿元,同比增长26.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增长22.49%。

  平安证券发布研报称,爱尔眼科业务从疫情中快速恢复的同时加强并购,2021年并购医院及诊所25家,从而使得公司业绩维持高增速。公司现有扩张模式可助力其快速、低风险且高质量的发展。

  分级连锁优势进一步显现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提升全国医疗网络的广度、深度、密度以及高度,逐步推进世界级和国家级区域性眼科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各省区域内的纵向分级连锁网络体系,同时,加快以省会城市一城多院、眼视光门诊部(诊所)以及爱眼e站的横向同城分级诊疗网络建设,多个省区形成“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布局,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及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通过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进行技术支持,下级医院的疑难患者可以得到集团专家会诊或转诊到上级医院,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患者就诊的便利化。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境内医院174家,门诊部118家。随着医疗网络不断完善,分级连锁优势和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

  太平洋证券发布研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收购武汉爱尔黄陂、汉中爱尔、丹东爱尔、临沂爱尔、等25家门诊部或诊所。爱尔眼科分级连锁优势显著,医疗网络广度、深度、密度持续提升。公司前十大医院实现营收32.55亿元,营收占比为21.7%,前十大医院营收比重进一步下降。太平洋证券认为,以上显示了公司的分级连锁优势,各等级控股医院已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驱动。

  对于公司经营目标,爱尔眼科表示,2022年是公司20周年的新坐标和新起点,公司将以“文化引领二次创业,构建高质量眼科医疗服务体系”为经营发展主题,继续夯实基础,加快医疗网络分层建设,强化医疗和经营管理规范,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临床学科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完善人才机制和体系建设,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4月26日,爱尔眼科收于35.71元/股,涨幅6.34%。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警惕一些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表面风光”

警惕一些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表面风光”

一些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应科学测算消纳能力,加大清洁电力外送力度。

·“播撒”财富还是收割“韭菜”?——透视财商教育乱象

奋进的力量:心有所向 功不唐捐

奋进的力量:心有所向 功不唐捐

新时代,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天津国企在改革创新的“春天里”前行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