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万亿级国企总部新地标,中国建筑上海总部| FTA
2022-04-26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1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挂牌成立两周年。滩涂造城、平地兴产,位于浦东东南海岸的临港,曾是无人问津的“临大荒”,如今在国家战略布局下,正汇聚起一批批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来此落地生根。

  滴水成湖,向海而生,临港围绕滴水湖的蓝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位于沿湖一线的中建总部,是中建践行国企担当,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的长三角区域总部,也是一座见证临港高速发展的里程碑。

  项目由中建总部基地和中建科创基地两个地块组成,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总投资超30亿元,集高端商务、研发办公和滨水景观为一体。FTA在多家国际事务所激烈角逐下,最终赢得了该项目的方案设计权。

  01:临港未来之城的总部建设,面临哪些挑战? 

  全域总面积为873平方公里的临港新片区,相当于2/3个浦东,对标着国际最强的自由贸易区。短短两年间,临港从荒芜人烟的草地、芦苇荡,拔地而起一幢幢科技大厦,有望成为浦东“下一个陆家嘴”。

  对于临港而言,标志性建筑群的建设只是第一步。在FTA对项目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临港新片区的建设需要解决三大问题:形象、产业与人气。

  项目位于滴水湖沿岸的第一圈层——科创总部湾。在对临港新片区发展需求分析和中建企业清晰定位的基础上,方案从城市形象、产业生态与后期运营三大方面为中建总部赋能,探索“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临港新城市名片下的总部建设范例。

  02:20个方案比选,中国建筑符号研究,揭秘中建总部诞生过程

  比起传统总部的设计,中建总部的诞生更像是一个解题推导的过程。从前期对中建总部产业、产品的定位,到FTA内部20个方案模型的层层遴选,再到对中国历史中鲁班锁的研究与元素提炼,中建总部的形象才得以抽丝剥茧,慢慢显形。

  FTA内部有一个头脑风暴工作坊的机制,即不同小组提出多个方案,不同的方案折射出不一样的思考视角,再通过制定原则“去粗取精”,留下最符合条件的那一个。

  这个过程让设计师对项目的理解不断深入,也是FTA设计逐步优化的一个必经之路。

  ▲FTA内部模型方案遴选 ©FTA

  在方案生成的过程中,我们希望用设计来回应中建的文化基因。作为大国建造的引领者,中建代表了中国建筑的文化底蕴和匠人精神。

  匠人、鲁班、鲁班锁、榫卯……一系列的意向在设计师脑海中闪现,于是可以从最终的方案中隐约可见中国传统土木建筑结合器——鲁班锁的影子。

  鲁班锁灵活的穿插与组合,代表了中国建造的博大精深,也回应了中建在“临港速度”下对于品质的坚守。

  03:度身定制,设计如何“由表及里”为中建总部赋能?

  城市形象 · 延续中建文化基因

  滴水湖总体规划确定了强烈几何向心感的规划形态,项目所在的两个地块——中建总部基地和中建科创基地分布于环湖九宫格的城市肌理中。设计在延续城市肌理基础上对周边城市环境进行呼应。

  建筑的空间灵感来源于鲁班锁榫卯式空间形态,榫卯相互穿插的构件对应建筑中的虚实空间,而鲁班锁拆解开的构件灵活多样,又与建筑多样的产品空间形成对照。

  ▲概念体量生成图 ©FTA

  通过对中建文化价值的不断挖掘,FTA呼应中建《十典九章》,以“内正其心,外正其容”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回应中建理性严谨、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于是中建总部呈现出了一种丰富特质——整体建筑形态方正简洁,但空间形态丰富多变,建筑工艺又“暗藏玄机”。

  ©FTA

  产业生态 · 形成中建产业交织圈

  凭借浦东2/3的面积,不到一半的规划人口,临港如何快速实现浦东28年才达成的万亿目标?途径之一,利用产业的聚集效应。通过龙头企业,吸引全产业链相关企业落地。

  我们将中建庞大的产业体系定义为一个产业交织圈,形成以建筑科技为产业定位,由中建区域总部带动的“总部发展中枢”+“产业生态雨林”共生发展模式。

  在满足任务书的前提下,我们打造了高适应性的产品组合,满足不同企业类型的产品需求。以垂直叠加模式,着力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高度复合的科创产业生态系统。

  ©FTA

  城市运营 · 营造有温度的产业创新社区

  在中建总部的规划和设计中,我们尽量弱化建筑内外空间的界限,形成活泼、灵动的社区空间氛围。

  比如在临湖面设置方盒模块式的沿街商铺,为一线湖景带来丰富的活动和烟火气。底层空间营造公园、广场等多种公共开放空间,吸引行人自然而然踏入园区内部,促进交流、激发活力。

  ©FTA

  通过对科创企业的调研和对未来工作方式的研究,我们在园区设置更适合未来工作生活的创新场景。比如在中建总部内部植入60米挑空中庭,为各个楼层的人创造出让创新可见的空间氛围。同时形成晶莹剔透的建筑效果,将城市、湖光与建筑自然融合。

  如今的临港塔吊林立,建设速度日以继夜“飞驰着”,这里每一个今天都在奔赴明天,书写着面向未来的国门封面。

  FTA有幸参与到这座位置极其重要的建筑设计中,助推中建“立足临港,联动全球”的战略布局。同时,见证临港这片年轻土地带着国家腾飞的梦想成为全球中心城市之一,见证滴水湖畔实现世界海岸的跨越。中建临港总部目前正在施工中,预计2023年建成,相信届时临港又是一副新面貌!

  ▲科创总部湾建设场景

  项目名称:中建东孚临港103社区K01-01、K05-01地块方案设计

  项目时间:2020.6-2021.8项目规模:20万平方米

  设计公司:FTA(孚提埃)建筑设计

  设计团队:施道红、赵玉仕、何勇、陈静文、舒韬、魏奕航、南骅、陈晟、张萍、宁权、Onofre Catalá、孙琦、王林凯、徐嘉韵、丁心慧、陈雁彬、王亚锦、高佳新、李向广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警惕一些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表面风光”

警惕一些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表面风光”

一些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应科学测算消纳能力,加大清洁电力外送力度。

·“播撒”财富还是收割“韭菜”?——透视财商教育乱象

奋进的力量:心有所向 功不唐捐

奋进的力量:心有所向 功不唐捐

新时代,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天津国企在改革创新的“春天里”前行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