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恒天财富周斌:恒心的恒新——做时代的财富管理者
2022-01-12 来源: 咸宁新闻网

  “新的守望,新的成长”,“恒心•恒新”2022恒天财富荣耀年会万里行活动顺利启幕。在年会活动上,恒天财富总结以往,规划未来,从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分析了财富发展浪潮,以最灵敏的反应,去寻找未来可能获得巨大利益的领域。以最专业的态度,去服务信任恒天财富的粉丝客户。

  年会发言中,恒天财富股份董事长、恒天基金董事长周斌以《恒心的恒新——做时代的财富管理者》为主题,从公司经营发展、市场趋势、未来方向等方面为与会嘉宾全方位诠释了恒天财富的恒心和恒新,助力广大投资者厘清经济大势、找准投资风向。

 

 

  十年万亿立广业,客户中心创价值

  恒天财富从2011年正式成立,至今已发展十余年。这十余年来,恒天财富始终坚守初心,一切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始终坚持持续地创造客户价值。在发展中,恒天财富识变应变,与时俱进,从2019年起,携手波士顿咨询、德勤、智立方、普华永道等顶尖智库开启转型,从以销售为导向的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投顾驱动”模式全面转型,在丰富产品货架、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加强资产配置能力等方面全面布局发力。

  周斌先生认为,如果想把事情做正确,就要遵循事物的本质。资产管理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财富管理的本质是帮助客户开展资产配置。从资管新规开始,“打破刚兑、回归本源”正成为财富管理行业新格局下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目前财富管理市场已经进入到新阶段,主要表现为三大特征:

   一、居民可投资资产快速增长,社会财富管理需求增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财富不断积累、居民可投资资产也随之快速增长。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20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241万亿元,2010-2020复合增速达14%,远高于中国过去十年GDP复合增速9%。

   二、居民财富结构面临转型:家庭配置从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转移

  目前,我国居民财富主要配置于房产等实物资产,证券类资产比重很低。在打破刚兑、“房住不炒”等一系列背景下,居民财富结构面临转型,未来家庭居民的资产配置将会逐渐转向金融资产。

  近年来居民财富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一直在稳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近期我国公募基金规模再度迎来扩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剔除ETF联接基金后,国内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跃升至24万亿元,居民财富  “借基”入市的趋势正在形成。周斌指出,权益资产蓬勃发展,当下财富管理市场已经进入一个“长坡厚雪”的良好态势,未来空间巨大。

   三、财富管理质量提升,居民做投资决策更依赖专业机构

  纵观中国资本市场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从没有国家最高领导人像今天这样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亲自部署并做出具体工作安排。从资管新规发布到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从宣布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到北交所正式开市交易,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之快、推行之快前所未有,而且每一项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来说都是意义重大。

  面对客户投资痛点,恒天财富正从产品+人才+科技等方面,全面进行布局。

  2022年中国财富管理的“高光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中国居民累积了大量的财富。很多人面临的还是投资与收益问题,财富如何分配成了难题,正如恒天财富股份董事长、恒天基金董事长周斌的思想理念,恒天财富将在未来做到这两件事:一、搭建市场一流产品平台,不断追求产品品类全、客户购买体验好、投后陪伴服务优;二、提供专业金融咨询服务,真正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出发,提供专业的资产配置建议。

  “以客户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任何一个财富管理的正确理念,都必须以客户为基础,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在这些经营层面的细节执行之上,还有一层重要的战术思考需要突破。不仅是恒天财富需要不断丰富自己,也需要客户认同财富管理机构的策略、认可理财经理的专业能力,信任转化为产能,合情合理,而恒天财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理念相比也正式为此在努力。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四大困境成农村电商发展“拦路虎”

四大困境成农村电商发展“拦路虎”

记者近日多地调研发现,部分电商平台上农产品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乱象层出不穷,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困扰,也影响电商平台商户的经营秩序。

·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邮快”“邮交”合作能否破题

东北“大国重器”企业竞逐“绿色赛道”

东北“大国重器”企业竞逐“绿色赛道”

“傻大黑粗”——仍是不少人对东北工业的陈旧印象。殊不知,近年来在这些“绿色”领域里,一直不乏东北企业的身影。

·“牙缝”里“抠”真金 山东高速集团新增盘活收益过亿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