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下好“先手棋” 上海奉贤全力绘就未来发展新蓝图
2022-01-12 记者 钟源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地处上海南部的上海市奉贤区,在“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精神带动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亮眼成绩。《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2021年奉贤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区级财政收入增长36.6%,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奉贤区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将奋力实现“五个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翻一番,达到400亿元;市场主体总量翻一番,达到100万家;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达到4000亿元;社会事业投入翻一番,达到340亿元;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2400亿元,高质量发展不断超越,高品质生活全面提升,高效能治理持续优化,创造新时代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指出,要实现“五个翻一番”目标,我们就需要以归零的心态,重整行装再出发,锚定目标再超越,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能等、马上干,力戒“机遇敲门、无从下手,困难挡路、束手无策,遇见新锐、左顾右盼,冲锋号响、瑟瑟发抖”等现象,比开放水平、比改革力度、比追光质量、破“躺平”“内卷”,实现同等条件下多者胜、勇者胜、智者胜。面临新的发展形势,谁先抢得先机,下好先手棋,谁就能拥有发展主动权,赢得发展高地。要对标最高最好,全力用好国家战略、上海优势、奉贤特色,抓民生类投促型融资发债份额,抓国家级市级转移大项目落地,抓基础性功能性项目超前实施,抓新赛道新动能开创领先布局,抓专特新小巨人上新上规上市,实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5%”的目标,为今后五年奋力实现“五个翻一番”开好局、起好步。

九棵树(上海)艺术中心 日出

  超预期 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发力,护航奉贤经济大盘平稳前行。奉贤区2021年1-12月财政“成绩单”出炉,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和发展韧劲:1-12月份,财政总收入完成670.82亿元,增长36.59%。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20.80亿元,增长36.64%,区级财政收入增幅排名全市第一,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刚刚过去的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并好于预期,实现了‘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1月10日,在上海市奉贤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奉贤区人民政府区长袁泉在作区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记者获悉,2021年奉贤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80亿元,增长10%,其中工业投资130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2300亿元,增长18%,增速排名郊区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65亿元,增长9%。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源自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奉贤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打好穿透力政策支持引导、直达式减负增效、“妈妈式”辅导培育、“早餐圆桌对话贤商”倾听企业心声等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推动企业认识新赛道、抢占新赛道、跑赢新赛道,以高质量发展的硬指标诠释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做大经济“蛋糕”,就要不断激发企业活力。2021年,奉贤区实施“财力下沉”“以息促投”等穿透式措施,落实区对镇转移性支出113.81亿元支持各镇开发区建设。通过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兑现“三个一百”企业研发费用补贴等扶持资金1.39亿元,助力擦亮“东方美谷”“未来空间”“数字江海”等产业名片。

  既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2021年,奉贤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119.66亿元为民生买单,占区本级支出71.14%,将更多的力气用在解决市民关切上。在新城建设、乡村振兴、贤美文化品牌上加大投入的同时,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重残无业、特困人员、综合帮扶等社会救助政策,对居民投保“沪惠保”给予财政补贴。落实老年综合津贴、生活驿站以奖代补等经费,推动“青春里”、助餐场所等为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供给等,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和初中强校等工程,支持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

  事实上,五年来,奉贤经济能级全面跃升。地区生产总值从872亿元增加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8.3%。财政总收入达到670.8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达到220.8亿元,年均增长16%,实现五年翻番,总量排名从全市第13位提升至第8位。

  记者了解到,五年来,奉贤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动能加快培育,创新资源要素不断汇聚,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我们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复旦复华成为首家区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区属国企实现营业收入185.2亿元,净资产达到432.2亿元,五年增长59.4%。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活力迸发,净增市场主体32.8万户,总量达到56万户,跃居全市首位。外资外贸持续向好,五年实到外资14.3亿美元,外贸出口规模达到600亿元,创历史新高。”袁泉在作区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2022年是奉贤区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就2022年主要任务,袁泉透露,综合各方面因素,围绕实现“五个翻一番”目标,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今年奉贤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

美谷美购广场

  齐聚力 新城建设全面发力

  1月6日,2022年上海“五个新城”首批重大项目在嘉定新城举行集中开工(签约)仪式,以视频连线方式,与青浦新城、松江新城、奉贤新城、南汇新城四个分会场共同启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宣布2022年上海五个新城首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启动。

  据悉,此次集中开工(签约)中,涉及奉贤新城的开工项目共有9个,总投资额89.34亿元;涉及签约项目共有12个,投资金额共计53.8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生根,将加速推动奉贤新城全面崛起。

  如今上海之鱼“城市客厅”形象凸显,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地,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博物馆、规划馆等一批现代化场馆陆续投入运营,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同时,东方美谷论坛酒店、传悦坊、老年大学等一批功能性项目相继落成,国妇婴奉贤院区基本建成,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开工建设。

  交通方面,奉贤区全力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S3、G228、奉浦东桥等开工建设,闵浦三桥、金海公路、浦卫公路、望园路森林大道、S4南桥出口综合立交等建成通车,全市首条BRT奉浦快线、南团快线开通运行,百姓出行更为便捷。

  同时,根据先前发布的《奉贤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十四五”末奉贤新城建设发展蓝图是:立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定位,打造成为环杭州湾发展廊道上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独特生态禀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形成创新之城、公园之城、数字之城、消费之城、文化创意之都的“四城一都”基本框架。

  据了解,作为百万人口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奉贤新城将打造独立的产业生态圈,探索“商务+居住”新模式,在产城融合中实现职住平衡,工作生活“零通勤”“零切换”。庄木弟介绍,奉贤新城将致力于解决城市病,用未来技术倒逼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车、聪明路、未来城,让未来城市的场景随处可见,成为独树一帜的突破口、试点区和新样式。

  新城兴,则奉贤兴。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区委书记庄木弟,区委副书记、区长袁泉首站调研锚定“新城建设”这项重大战略任务,听取2022年奉贤新城规划建设情况汇报,实地抓推进抓落实。庄木弟指出,新城发力、力大无边、机遇井喷。新的一年,要把新城建设作为关键发力点,找准新城之“新”,坚持人民性,瞄准“高大上”,践行最现代的理念,运用最前沿的技术,实施“抢逼围”,以项目为抓手、以规划为服务,注重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服务业发展,发展最先进的产业,打造最宜居的环境,打造更高质量、更大格局、引领潮流的未来之城,建设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人民城市,让人民群众有工作、有尊严,有滋味、有梦想。

  记者了解到,2022年,奉贤将聚焦“十字水街、东方美谷大道、望园路城市中心、三官堂中小企业活力区、西厢、商务办公区、数字江海、环城东路商圈、九棵树未来众创空间、亚洲妇儿医学中心”十大重点区域,积极研究问题、排定计划、推进落地,加快建设低碳、韧性、智慧、宜居的人民城市。

  今后五年,奉贤区将全力提升城市能级,保持新城建设继续走在前列。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要求,以新江南文化独特魅力为突破口,注重新江南特色、新江南标识、新江南内涵,打造集水岸经济、水岸文化、水上交通于一体的滨水空间,建设“水上摩天大楼”,成为新江南城乡空间策源地、生活生产弄潮地、生态肌理重塑地、精品力作打卡地、文化创新魅力区,既有《富春山居图》的诗意,又有《清明上河图》的繁华。

海湾森林公园红树林

  提能级 打造特色产业高地

  奉贤,素有“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的美誉,东方美谷在这里诞生。当前,“东方美谷”不仅是产业的品牌,也成为一个城市的品牌,品牌价值达到287亿元,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拥有各类终端品品牌已达3000多个。

  为进一步打响东方美谷品牌,奉贤区将坚持用美丽定义可持续发展,注重强链延链补链,专业专注做强东方美谷产业生态圈,聚焦项目落地,力争市场主体一年再增10万户(从56万户增加到66万户);积极实施淘金工程,到公海里抓鱼、在五型经济中淘金,淘出5000家头部颈部腰部小巨人企业,推动上新、上规、上市“三上”工程建设(即推动科技企业上新赛道、中小企业上规模、优质企业上市);用东方美谷4000个品牌优势,买全球、卖全球,终端带动消费,打造化妆品消费城市示范区,创造新传奇新高峰。

  随着“东方美谷”的成长壮大,中医药产业更成为奉贤区打造具有领先优势的产业细分领域之一,主要在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制造、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等领域的研发生产环节布局,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目前,奉贤区共有393家中医药企业,占全市的11.2%。全区规模以上中医药产值超过40亿元,体量居全市前列。其中,和黄药业、凯宝药业位列中国医药工业百强,雷允上药业、珍宝岛药业、和黄药业、凯宝药业进入2019年度中华民族医药百强品牌企业榜单。在注册资本达1亿元以上的制造类企业中,奉贤区拥有四家,约占全市同类企业的1/3。

  另外,奉贤区还加快“未来空间”发展,集聚智能网联汽车全周期产业链。抓牢数字经济风口,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面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建设一批元宇宙、区块链等数字虚拟现实新场景,做大做强“数字江海”产业集群,建成上海首个城市力全渗透的数字化国际产业城区,实现有限资源数字化提升、无限发展,无限资源网络化链接、无限发展。

  近日,由奉贤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共同打造的南上海数字出版传媒产业园正式在奉揭牌。这个以数字出版、文化装备、版权交易、广告传媒、科技转化与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基地建成后,将吸引百家优质数字出版行业企业入驻,建设成数字出版产业集聚高地、示范应用高地、领军人才高地,形成数字出版传媒领域生态体系。

  近日,庄木弟在五届区委二次全会上表示,实现“五个翻一番”目标,招商引资(引智)是关键。要抓牢招商引资发展“牛鼻子”,以“招商引资4个1”为抓手,即走出去招商1000场、请进来招商1000场、锁定项目和团队1000个、出让土地10000亩,聚焦“发光”“发热”、可成长、可持续的项目,以大招商促进大发展,以大发展促进大调整,以大调整促进大飞跃,真正开辟出奉贤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新领域。

  “未来奉贤将着力提升发展能级,打造特色产业新高地。聚焦实体经济,加大招商引资、招商引智力度,加快动能转换,推动园区向城区转型。”袁泉在1月10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

奉贤区规划馆、博物馆

  强治理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近年来,奉贤营商环境日益改善。据悉,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奉贤落实“十个一切”要求,取消调整审批事项118项。“一网通办”改革成效持续显现,年办件量超440万件,全程网办比率达到86.8%。推出“早餐圆桌会”机制,打造“线上直通车、驻企店小二”服务平台,实行“无科层”审批,开创产业项目落地“六证齐发”。复制推广“一业一证”改革经验,实现“一证准营”、跨地区互认通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税超150亿元。2021年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显示,在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方面,奉贤区均位居全市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最后一天,奉贤发布高水平建设人才高地行动方案,构建全要素全链条的人才服务体系,形成“以人才链促进创新链、以创新链服务产业链、以产业链集聚人才链”的闭环生态圈,打响国家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品牌。

  按照行动方案,此次,奉贤明确将在“融合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上做文章,即在“全球选人”基础上,发挥自身中小企业多、区位优势好、发展空间足、新城发力强的优势,建设一批特色科技创业园,打造一个“总有一款适合你”的人才及科创政策超市,建成一座集政策培训、人才教育、技术交易等为一体的科创大厦,搭建一批国家级平台,形成一批区内区外、市内市外、国内国外的技术联系点,叠加乘数效应,形成聚合优势,稳住基本人力、基本流量、基本企业三个“基本盘”,打造人才松散型、产业紧密型、科创战略型发展新范式,更好地推动“科创企业上赛道、中小企业上规模、优质企业上市”,助力奉贤抢到“新赛道”,拥有“新功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用。

  奉贤在党员发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方面提供“绣花针”式的精准服务,聚焦企业痛点,为企业留住人才,增强企业“软实力”。同时,在惠企政策制定和供给方面为企业提供“驻企店小二”服务,以租金补贴、财政支持、平台奖励等方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助推企业长远发展。

  奉贤以更加温暖的服务,打造人才与企业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强化政策带动,落实新城人才新政,全面梳理“人才引进重点机构建议名单”“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用人单位名单”“重点科技创新职业清单”,吸引更多人才扎根奉贤;实施“四叶草”工程,打造人力资源集聚平台、公共服务配套平台、生态人文转化平台、优质物业供给平台;提供“妈妈式”服务,引进管理咨询、猎头公司、创业投资等服务机构,打造南上海国际人才综合服务港。

  对此,庄木弟表示,奉贤将聚焦项目、平台、资金、政策,量身定制一批管用有效、具有穿透力的政策,做到“人设天花板”一律拆除,“短板制造者”一律调整,束缚例外发展的瓶颈一律突破,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集聚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集聚一批极具个性的创新产业,打造个性化、国际化、高水平人力资源集聚的高地,建设令人向往、包容开放、宽容失败、强化例外、脱颖而出的高水平科技小巨人发展沃土。

金海湖(上海之鱼)

(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四大困境成农村电商发展“拦路虎”

四大困境成农村电商发展“拦路虎”

记者近日多地调研发现,部分电商平台上农产品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乱象层出不穷,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困扰,也影响电商平台商户的经营秩序。

·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邮快”“邮交”合作能否破题

东北“大国重器”企业竞逐“绿色赛道”

东北“大国重器”企业竞逐“绿色赛道”

“傻大黑粗”——仍是不少人对东北工业的陈旧印象。殊不知,近年来在这些“绿色”领域里,一直不乏东北企业的身影。

·“牙缝”里“抠”真金 山东高速集团新增盘活收益过亿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