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奉献、他们的故事,在线文档都记得
2022-01-10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1年,疫情反复、河南暴雨、山西洪灾等紧急情况不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抗疫、救灾过程中,不仅有医护人员、消防战士冲在一线,还不乏志愿者们活跃的“身影”。其中,有一群Z世代志愿者,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用自己熟悉的互联网工具,联动线上线下,与时间赛跑,搭建起拯救生命的阶梯。

 

 

  不久前,在一档叫《关心我的陌生人》的微综艺中,三个年轻的女孩第一次见面,她们在2020年武汉抗疫、2021年河南暴雨和山西洪灾中,都曾用腾讯文档发起救援互助,为身陷困境的人们带去了希望,被网友称为“文档女孩”。

  点赞“文档女孩”

  传递科技温度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武汉深陷其中。大学生陈晴创立了第一个救助文档,在线整理求助者信息,帮助他们连线武汉政府、医院、社区等,为多家疫区一线志愿者平台提供支援。从2020年2月9日到2月29日的20天里,陈晴共号召270名学生志愿者加入到线上志愿者服务团队,对接各个平台,处理1500多条求助信息,用自己的方式投入到抗击疫情,守护万家的战斗中去。

  2021年7月20日凌晨,郑州遭受 “千年一遇”特大暴雨,最大小时降雨量曾达201.9毫米,突破我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河南籍大学生李睿,迅速创建了一个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文档,随后“河南暴雨远程救援小分队”迅速诞生,在线对各种求助和救援信息实时整理核实,其中包括了大量救援队、物资、医疗、避险地点等信息,仅用24小时便“自发”更新了270多版,获得250多万次访问量,帮助了不少身处险境的受灾群众脱困,成为抗灾救援中令人瞩目的一份力量。

 

 

  因为暴雨中的义举,李睿得到众多网友及社会各界的点赞关注,也感受到了数字工具在重要危急时刻带来的力量。“我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开始,是网友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做得这么好。”

 

 

  2021年10月6日,同样是大学生的祁一菲在山西暴雨中接过了接力棒。当晚,祁一菲在社交媒体发出自己制作的在线共享表格“求助文档”,以供大家提供救援和灾情求助信息。她将求助需求和救援联系方式等信息不断在线整理、核实和更新。随着文档不断扩散,200个编辑者一度同时在线,还有许多曾参与河南洪灾救援的志愿者纷纷加入,有序地细化志愿者分工。文档发布48小时内就汇聚了600余条求助和救援信息,在凶猛的洪水中打捞起求救的声音。

 

 

  2021年11月25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一份物资需求互动文档流转于浙大师生群中。这份不断加长的文档,在浙大人手中流转,成为守望相助的冬夜校园里一束不息的火焰。

  面对越来越多的应急场景,腾讯文档以其极简、开放式协作等功能特性,实现了应急信息的有效共享和流转。在共享文档中,求救者的需求与救援者的能力以数据化界面形式公开呈现,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社会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节点”,在传统的应急指挥、救援“节点”之外形成有力的补充,极大地缩短实施救援和自救的连接路径,促进了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社会互助及自救能力的大幅延展。

  科技是种能力

  向善是种选择

  共享文档的影响,不止见于危难之时。在重要传播节点,共享文档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期间,央视新闻联合腾讯文档共同推出《百年大党 成功密码》项目,通过互动手段,发布在线文档资料包,聚焦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创意新颖,激发起网友的爱国爱党热潮。仅上线一天,项目参与人数近百万,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微信、新闻联播微信等多渠道都有十分亮眼的表现,收获了海量正面积极的用户反馈。共享文档成为正能量传播的放大器。

 

 

  从疫情时的远程办公,到灾情下的隔空互助,在线文档已然逐渐成为大家办公时的“常客”,互助时的“平台”,共享时的“指南”,为身处各行业的用户们提供着高效协作体验。

  探索更多场景

  释放更多善意

  在线文档在助力抗疫、救灾、生产、学习的同时,还在不断创新使用场景,探寻更多适用场景,释放更多善意。

  2021年末,腾讯公益使用腾讯文档发起了公益心理互助活动《临时哭泣点》,给不开心的人一个“可以难过”的“哭泣点”。 在这份文档上,集网络树洞、社区互助、信息共享于一身,面对所有人开放,人们可以抛开社会赋予的⾝份和⾯⼦,把⾃⼰⽆法在朋友圈、对⾝边⼈抒发的悲伤,转写成字符,与陌⽣⼈相互安慰和⿎励。腾讯公益进一步鼓励人们通过支持公益项目积攒正能量、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并筹建引入具备专业资质的机构提供心理帮扶。这份特别的文档最终吸引超过万条、合计数百万字的网友留言,迭代1570个版本,帮助百万网友调节情绪,关注心理健康。

 

 

  2022年1月5日,腾讯公益最新上线《小红花愿望清单》,用户不仅可以在文档中为自己和家人许下新年愿望,还能随手公益,帮助公益项目的受助人完成心愿,一起为2022鼓劲。

 

 

  山村孩子渴望着拥有一件能扛住寒冬的厚棉衣,扎根支教老师希望办一个乡村图书馆,留守儿童希望除夕夜吃到妈妈亲手包的饺子,大山的孩子希望拥有一个干净的厕所,而不是在零下几十摄氏度上着旱厕……来自南京的“喜憨儿”周周在《小红花愿望清单》中许下心愿:“希望可以一直做一名烘焙培训师,希望更多和我一样热爱烘焙的人有机会接受培训。”受唐氏综合征影响,45岁的他,心智年龄仅5岁,这家面包坊让他有了一技之长,也让这群“喜憨儿”更有尊严的生活。这一次,用户可以参与帮他们圆梦了,在文档中可用积攒的小红花为“喜憨儿”们筹集一节“‘喜憨儿’曲奇制作课”,这也是首个可以直接接受小红花捐赠的指定项目,希望更多人可以关注残障人士的职业发展困境,号召大家一起公益。                                  

  即可查看他们的愿望

  也可实时提交自己的愿望

  或者是能帮别人实现愿望

  过去一年,许多相遇在在线文档上发生,有人跨越大江南北,有人主动参与一线救援,有人被解救于危难,有人救人于指尖,有人哭过又笑了,有人书写了第一个愿望,有人点燃了别人的希望……

  在疫情和灾情中,这些文字凝结的爱心让个人的义举发展成全民的救援接力,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同舟共济局面;

  在成年人的压力面前,文档又成为了述说和安慰的连接,在那个深夜,承载了陌生人给予的温暖和能量;

  在那些有小小愿望的小朋友心里,是一字一句写下自己对未来的憧憬,看到有很多双手承托着自己一步步达成的希望。

  科技是有温度的,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曾出现在这里的每一位,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奉献、他们的故事,在线文档都记得。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农村电商爆发式增长难掩发展短板

农村电商爆发式增长难掩发展短板

农村电商进一步打通城乡双向消费,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不过,扶持力度有限、品牌效应欠缺、产业链单一等短板仍困扰着农村电商。

·农村电商人才之困:引不来 留不住 难培养

东北“大国重器”企业竞逐“绿色赛道”

东北“大国重器”企业竞逐“绿色赛道”

“傻大黑粗”——仍是不少人对东北工业的陈旧印象。殊不知,近年来在这些“绿色”领域里,一直不乏东北企业的身影。

·“牙缝”里“抠”真金 山东高速集团新增盘活收益过亿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