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寒潮来袭多方全力保供 天然气日供应量创新高
2021-12-30 记者 王璐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年末新一轮寒潮强势来袭,国内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多方全力保供,天然气日供应量创下历史新高。

  12月29日,一艘满载6.9万吨LNG的运输船成功靠泊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2号泊位”,标志着天津LNG接收站主体工程——国内首座“双泊位”LNG码头正式投用。接收站LNG年接卸能力由600万吨提升至1080万吨,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石化天然气供应能力,有力保障华北地区人民温暖过冬。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了解到,12月25日该公司单日供应天然气达2.41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11月以来,中国石化累计向市场供应天然气5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其中向北方7省市供气1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4%。

  中国海油也全力保障用气充足稳定供应,1227日向国内供应天然气达2.42亿方,同比增长28.7%,创下单日供应量历史新高。其中,国产气供应0.6亿方,同比增长4.9%;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供应1.81亿方,同比增长26.1%,为今冬采暖季以来最大供应量。

  为全力保障顶峰用电需求,中国海油持续加大燃气发电企业天然气供应力度,1227日供应燃气电厂的天然气量超过6700万方,同比增加超过120%

  上游开足马力,管网加紧输气。12月25日,国家管网集团4.82万公里天然气管道日输气量突破8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供气量60%,超过上一供暖季最高值7.66亿立方米,刷新我国主干天然气管网供气新纪录。

  自12月22日起,在充分保证安全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国家管网集团将天然气管网提至高管存运行,并逐步提升储气库采气量至1.3亿立方米/天,保持LNG接收站储罐高液位水平,充分发挥了储气设施的调节保障能力。

  同时,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幅降温天气,国家管网集团加强通道能力建设。目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日供应俄气近4000万立方米,下月起预计将继续增输保供;深圳、粤东两座LNG接收站,合计日气化外输量突破4400万立方米,在上月基础上实现翻倍增长;潜江-韶关输气管道完成郴州至韶关段及韶关联络线试运投产,日供气能力将提升2000万立方米。此外,国家管网集团今年启动的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西段增输工程已于近日成功完成3台国产18兆瓦压缩机组72小时试运行并正式投入使用,将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西段输气能力提升至近1.9亿立方米/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要更好发挥重要能源资源生产自给的支撑托底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2022年要加大国内资源勘察力度,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一道“减法题”引发的高质量发展之问——长庆油田采油二厂蹲点见闻

一道“减法题”引发的高质量发展之问——长庆油田采油二厂蹲点见闻

科技和数字化赋能让油田跑出加速度,实现了从传统石油工业到现代新型工业的转型。

·农地入了市 “沉睡资源”变“活资产”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