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东、太行之西,表里山河的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然而,受产业结构单一影响,经济发展冷热交替,山西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存在感一度较弱。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之际,身处中部的山西如何抢抓机遇提升区域竞争力?
在不久前召开的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山西“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备受关注。山西提出,把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作为山西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的重大机遇,重点建设太忻经济区,加快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高质量建设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持续强化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南引擎。在晋北、晋南、晋东南建设高质量城镇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全省城镇化水平。
在全国版图彰显山西地位
现代经济模式下,城市群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山西地处中国中部地区及黄河流域中段,东临京津冀,南望大湾区、长三角,西通丝绸之路,北据中蒙俄通道,在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发展潜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山西省域内城市人口规模小、经济总量低、辐射带动能力偏弱。
7月2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支持武汉、长株潭、郑州、合肥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培育发展南昌都市圈。加快武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增强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山西中部城市群,以太原市为中心,包括太原、晋中、忻州、阳泉、吕梁等5市。该区域地处山西腹地,位于太行山、吕梁山之间,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是山西省经济、人口、产业集聚地。
山西省将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作为该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的重大战略部署。
山西省社科院对外开放所负责人黄桦分析认为,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山西中部城市群经济实力最强,工业体系完备,产业集聚度高,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和以旅游、物流、商贸、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汇集了全省80%以上的创新资源,是山西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城镇体系完善,城镇分布密集,形成了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相互分工协作、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悠久,是三晋文化核心区、晋商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也是融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城市群和都市圈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中心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要素集聚增强对于都市圈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山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武甲斐说,“一群两区三圈”布局将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从而提升山西的区域竞争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山西提出,要抓住山西中部城市群进入国家规划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山西中部其他四市协同发展,举全省之力支持太原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
对于太原来说,优势正在集成、动力正在增强。太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近年来不断上升,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与晋中、忻州、阳泉、吕梁等城市打造“一小时经济圈”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发布的“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中,太原市已连续三年荣膺三甲。
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把握大势、抢抓机遇,是内陆地区发展突围的关键所在。
山西提出,要将太忻经济区打造成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晋北城镇圈要深化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晋南城镇圈要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晋东南城镇圈要与中原城市群联动等。
“这一区域布局有助于山西积极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武甲斐说。
重点建设太忻经济区,是山西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有分析人士认为,设立太忻经济区的目的就是推动山西加快融入京津冀,对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
记者了解到,太忻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在火热建设中。这条“大道”是太忻经济区重要基础设施,将成为太原直通忻州的城市快速走廊。
而起自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经河北雄安新区、保定市,至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五台县、定襄县,终于忻州西站的雄忻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首条获批为350公里/小时设计速度的高速铁路项目,将成为山西服务雄安新区、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通道。
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迎旭认为,该区域集省会资源优势和时空距离优势于一体,沿雄忻高速铁路向雄安拓展,将有助于吸引京津冀创新资源、专业人才、新兴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经济要素向山西转移。
根据规划,太忻经济区将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区域文化为纽带,以转型发展为动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带动全省发展动能整体跃升。
位于山西北部的晋北城镇圈正在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地区。黄桦介绍,晋北城镇圈将构建“大”字形客运铁路交通网,谋划建设大同至雄安、大同至鄂尔多斯高速铁路等项目,形成东联京津冀、西衔呼包兰、南通中原地区、北接中蒙俄通道的对外交通格局。
事实上,近年来,山西加大开放力度,主动向外生长,深度融入京津冀,主动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拓展晋陕豫等省际交界地区合作,成为区域协作中的活跃力量。
山西省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春权说,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山西省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共达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426个,占同期签约总数的三成以上。山西已经成为这三大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集聚地之一。
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为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既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山西提出要加快产业转型,一方面是以增强生存力发展力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一方面是以加快集群化规模化为方向,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对于山西经济转型,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促进作用。太忻经济区将突出先进制造业定位,整合区域创新资源,重点打造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将打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与此同时,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圈均肩负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
在太原市尖草坪区,一架架直升机腾空而起。这些直升机全部是由山西喆航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的。该项目于今年上半年投入生产,将实现年产300架飞机,产值达到8.1亿元。
围绕新的城乡区域发展布局,太原市城六区最北端的尖草坪区将进一步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打造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研发制造高地、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高端服务产业样板。
作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南引擎的山西综改示范区于2017年2月正式挂牌,由太原、晋中的8个国家级、省级产学研园区组建而成,并向南北扩展,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担负着为山西转型综改先行先试、探路领跑的重大任务,是山西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主引擎。
成立4年来,山西综改示范区依托山西新兴产业电价政策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精密电子制造、合成生物、光伏产业、现代服务业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及智能制造,加快培育信创、碳化硅、蓝宝石、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一批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董良介绍,截至目前,示范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0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1家,主板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晋兴板”挂牌企业94家,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集群化发展的良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