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在2021年亚太金融论坛上,全国股转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张梅以“共建创新包容的金融市场”进行了主题发言。张梅在演讲中指出,北交所旨在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阵地,对提升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服务的包容性和普惠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北交所各项开市工作正在推进中,下一步将积极稳妥推进后续工作,保障北交所顺利开市。
全国股转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张梅主题发言。
“中小企业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贡献了我国70%以上的重要创新,‘十四五’规划也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张梅表示,目前中小企业还存在着业绩波动大、基础薄弱等问题,因而也需要构建底线明确、坚定包容的制度与之相匹配。
对于新三板制度建设,张梅表示,在准入方面,新三板以包容性理念设置挂牌条件,实行存量挂牌制度,侧重规范性而非盈利能力,扩大针对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在交易定价方面,集合竞价对中小企业交易提供基础支撑并补充流动性,激活和带动社会资本。同时,支持挂牌公司以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多种方式灵活开展人才激励,有效支持创新企业的人力资本形成。在成长方面,新三板设立了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逐层递进的市场结构,配套差异化的投资者规模以及合规监管要求,使企业的成本收益更加匹配。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有助于增强我国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张梅表示,在她看来,从新三板到证券交易所的转变,由非上市公司升级为上市公司,使得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新三板的市场效益也初步显现。据其介绍,截至9月30日,精选层日均成交额增长两倍,股票价格增长四分之一,在精选层带动下,创新层和基础层的股票价格分别增长25倍和45.83%。
对于北交所的后续发展,张梅指出,北交所将聚焦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平台,构建具有包容性的特色体系,充分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在遵循交易所市场建设一般规律的情况下,在市场准入、融资、监管、退出安排等方面,充分体现对创新性中小企业的高度支持,主要体现在发行上市制度、持续融资制度以及退市机制等方面。
据张梅介绍,北交所开市准备工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并根据市场意见调整完善。截至目前,北交所投资者适当性规则已发布实施,全网测试也陆续顺利进行。张梅表示,将积极稳妥推进后续工作,保障北交所顺利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