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化智库(CCG)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在CCG北京总部联合举办《共识还是冲突?——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新书发布会,并邀请该书作者分享书中关于全球化新挑战和当前共同面对的全球治理问题的洞察与思考。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商业和经管编辑总监William Achauer在致辞中指出,全球化的世界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能够推动人类共同的利益。回顾书中的内容,中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中国特色的国家实践者。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中国区图书总监李琰在致辞中表示,过去10年里,中国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的输出,在全球舞台上受到的关注日渐增加。世界需要更多来自中国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反思,从而了解真实的中国故事。施普林格·自然会继续与中国和国际学术界一同努力,促进探索发现,帮助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帮助学术界发挥学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优势,以理论性和规范的学术表达来阐述中国理论,总结中国实践,从而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逻辑、文化和精神特质。
本书主编CCG理事长王辉耀与英国东亚委员会秘书长、CCG国际专家委员会主席麦启安共同发布本书。
王辉耀表示,人类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但是全球化时代面临新的选择、新的瓶颈,全球治理现在落后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新的治理或者新的全球共识。本书由中国智库主编,邀请国际上诸多知名人士撰写,专家学者对中国和全球化的发展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在疫情下如何避免冲突、凝聚共识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
麦启安指出,本书荟萃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来共同解决全球面临的风险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智库在增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这些想法能够为未来新政策的出台做出贡献,能够为人类的福祉带来益处。
本书作者外交部前副部长、CCG联席主席何亚非,财政部原副部长、CCG顾问朱光耀,CCG高级经济学家、美国艾森豪威尔学院原经济系主任David Blair等围绕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国际秩序的重构、人类共识的凝聚等进行分享。
何亚非认为,在百年大变局下,世界处于历史性的转变时期,国际秩序自然也需要重构,各国在这个阶段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这本新书的题目是“共识还是冲突”,这不是一个选择题,因为答案已经明了,各国精英和学者在新书中详细阐述了人类面临的多重危机以及前所未有的动荡,强调任何导致冲突的方案都会增加全球灾难风险。各国必须就建设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取向的新世界达成共识。他希望并且相信这本书及其系列著作能够对国际舆论以及国际秩序的重构产生积极的影响。
朱光耀指出,当前,人类正在面临着一场新的系统性危机的冲击。经济、气候与能源这三个领域需要高度关注。就世界经济而言,全球经济面临着两方面风险:一方面是来自美国政策调整的风险,另一方面是石油价格与能源危机的影响。就气候问题而言,全球极端气候变化对世界造成了重大冲击。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三个关键问题就是:碳市场定价问题、绿色投资问题和技术转移问题。只有在这三个问题上形成共识,气候变化问题才能被妥善解决。经济、气候、能源的三重危机对人类生存构成了重大威胁,必须同舟共济,用多边主义与合作精神来战胜这场系统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