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国奢侈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讯飞AI营销云发布奢侈品行业报告
2021-08-06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受阻。随着消费回流,以千禧一代与Z世代为代表的消费新生力量崛起,线上购买渠道兴起,中国奢侈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有望在2025年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费市场。

  讯飞“数”说系列洞察报告发布《奢侈品行业图鉴》(以下简称“报告”),基于讯飞大数据优势,对奢侈品行业发展趋势及奢侈品人群消费特征进行深度解读。

 

 

  疫情加速奢侈品市场向国内转移

  疫情推动下,国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由境外纷纷向国内市场转移。“报告”显示,2020年10月国内免税店关注同比增长率达到275%,海南免税店关注同比增长率高达778%,成为关注度增长率最高的国内免税店。

 

 

  年轻化和下沉市场渗透趋势日益明显

  “报告”显示,30岁以下年轻用户奢侈品关注TGI较高,23岁以下TGI达到260,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市场分布方面,“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主要以二线及以上城市为主,并逐步向三线及以下城市拓展。根据“报告”,2021年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从2019年的38%增长至46%,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呈现下沉趋势。

 

 

  二手奢侈品在中国市场发展潜力大

  “报告”显示,2020年二手奢侈品关注同比增长57%,线上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同比增长率达36%,中古店关注增长率达到120%,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发展潜力大。

 

高奢人群洞察

 

  线下是购买高端奢侈品的主战场

  “报告”显示,目前线下仍是消费者购买高端奢侈品的主要渠道,高端购物中心在境内实体店分布中占比61%,北京SKP、恒隆广场、太古汇等高端购物中心在热门节点期间关注度明显高于日常。

 

 

  生活全面奢侈品化,“宠”到极致就是壕

  “报告”显示,除服饰、珠宝等高端奢侈品外,儿童服饰和宠物用品也备受高奢人群的青睐。在儿童奢侈品品类中,对服饰鞋履的关注占比73%。Gucci背带狗链、LV宠物衫、施华洛世奇猫门……多金的高奢人群也会为自己的爱宠们一掷千金。

 

 

  追求稀缺与个性,热衷名车改装、高定西装和“洒金”游

  根据“报告”,在奢侈品消费上,高奢人群对“稀缺性”、“材质工艺”的需求较高。在稀缺偏好分布方面,“名车改造”占比40%,“高定西装”占比28%,“高端奢游”占比15%。

 

轻奢人群洞察

 

  收入有限精致无限,线上轻奢买买买

  “报告”显示,轻奢人群中月收入1.5-2万占比33%,1万以内占比10%。购买渠道方面,轻奢人群倾向于线上电商平台,国内电商占比47%,手机淘宝、京东、得物等受TA们青睐。

 

 

  女爱箱包男爱腕表,热门爆款受欢迎

  在品类方面,“报告”显示女性消费者对“箱包”和“珠宝”偏好较高,分别为38%和29%,而男性消费者对“腕表”情有独钟,偏好高达45%。于此同时,“联名款”、“明星同款”、“热门经典款”等备受追捧。

 

 

  下沉趋势明显,热衷海淘“剁手”和提前消费

  轻奢人群的城市分布方面,三到五线城市分布总和为54%,高出一到二线城市分布总和。同时,“报告”发现,轻奢人群多为“海淘达人”和“信用卡用户”,TA们热衷理财、短视频、美拍等。

 

 

  节日购买轻奢品送另一半成潮流

  “报告”发现,轻奢人群对“520”、“七夕”、“圣诞节”等节假日关注度较高,TA们注重生活仪式感,会在节假日购买轻奢品送给另一半。

 

二手奢侈品人群洞察

 

  整体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报告”显示,一、二线城市人群对二手奢侈品交易的意愿更强,占比总和近70%。“泛二手奢侈品买家”占比84%,“中古资深爱好者”占比16%。

 

 

  “中古资深爱好者”多为高收入人群,经济实力雄厚。“中古店”在购买渠道占比高达76%,“绝版”、“质量”等是TA们购买的决策因素。

 

 

  “报告”显示,线上APP是“泛二手奢侈品买家”的主要购买渠道,占比达62%,月均使用在11-15天。同时,“学生”在“泛二手奢侈品买家”中占比44%,“职场新人”占比26%,“性价比”是影响TA们购买的主要因素。

 

 

  “报告”显示,“泛二手奢侈品买家”对高奢品牌的关注更高,达72%,在品类上对“箱包”、“腕表”等偏好较高,同时TA们更钟情于经典款。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大数据杀熟”仍存 破除“隐蔽性”是难题

“大数据杀熟”仍存 破除“隐蔽性”是难题

通过提高违法成本防治“大数据杀熟”是非常必要且务实之举,将对创造优良的法治环境和健康的数据生态起到重要作用。

·“指尖上的救援”

山东国资交出靓丽“年中答卷”

山东国资交出靓丽“年中答卷”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属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增长明显,多项指标创下历史最优水平。近年来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成果,正不断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水发集团:用改革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