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钨新能”,股票代码为“688778”)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涨幅喜人,报收121.66元,大涨396.57%,成交额45.30亿元,换手率74.98%。据Wind全A数据统计,厦钨新能今日高居涨幅排行第一名。
据招股书披露,厦钨新能本次拟公开发行62,893,067股,占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15.41亿元,将用于“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一、二期)”的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营业收入增幅较大 利润增长可期
厦钨新能的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主要产品为钴酸锂、NCM三元材料等。锂电池主要应用于3C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无人机、电子烟、以TWS真无线立体声耳机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等各类新型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等)以及储能(通信储能、电网储能、家庭储能等)等各领域。
招股书显示,厦钨新能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下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年比例分别为59.61%、53.14%、61.57%,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出下半年高于上半年的季节性特点。报告期内,公司的钴酸锂正极材料销售占比较高,主要应用于3C电子产品领域。
2021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6,827.9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80%,增幅较大,主要原因为:一方面,随着下游3C电子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钴酸锂产品销量持续向好;另一方面,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 NCM三元材料销量下滑,2021年上半年随着下游行业的需求回暖、新产品的销售放量,NCM三元材料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2021年1~6 月,公司实现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分别为28,184.85万元、28,034.14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1.03%、199.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5,091.05万元、23,175.15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63.15%、141.56%,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扣非前后净利润增幅均较同期营业收入更高。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738,985.98万元,较上年末增加18.7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98,304.09万元,较上年末增加13.44%。受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影响,公司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均增幅较大,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409,611.48万元,较上年末增加28.02%,公司流动负债为425,557.97万元,较上年末增加36.30%。
福建首家分拆上市企业 创新发展增活力
厦钨新能前身是厦门钨业锂电池材料事业部,于2016年12月新设公司独立运行。公司早在2004年就开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最早从事锂电池材料研发的企业之一。
上市公告书显示,本次发行前,厦钨新能公司控股股东为厦门钨业,共持有公司11564.96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1.29%;本次发行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厦门钨业,共持有公司11564.96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5.97%。厦门钨业(股票代码:600549)是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是世界钨行业领军企业。
厦钨新能是福建省第一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试点企业,此次分拆至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福建A股分拆上市的第一家企业,是福建省国企改革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激发企业活力、驱动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
本次分拆完成后,厦门钨业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拥有对厦钨新能的控股权。厦门钨业表示,通过本次分拆,可使厦门钨业和厦钨新能的主业结构更加清晰,厦门钨业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专注于钨钼材料与稀土业务;厦钨新能则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的独立上市平台,通过科创板上市进一步加大核心技术的投入,增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厦钨新能在不断的技术创新中,掌握了钴酸锂、NCM三元材料等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工艺及性能综合评价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技术先进性和产业化水平均处于行业优势地位。公司以高电压钴酸锂及高性能NCM三元材料为重心,研发并掌握了高电压钴酸锂前驱体、三元前驱体共沉淀技术及高电压钴酸锂、高电压NCM三元材料、高镍NCM三元材料、高功率NCM三元材料制备技术及正极材料性能综合评价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董事长杨金洪介绍,除自主研发外,公司还借助外部科研机构等单位科研力量开展研发合作,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与外部机构开展的重要合作研发主要有两项:一是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合作研发,课题为高容量长寿命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CM811)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二是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合作研发,课题为高容量三元正极材料—NCM721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
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45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9项,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知识产权体系。先后获得“厦门市专利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度十大材料企业称号、厦门市专利三等奖、2019厦门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十强首位、2019年中国锂电池行业正极材料年度竞争力品牌榜第三名”等多项重要荣誉。
依托上述科研成果,厦钨新能成为国内最早具备钴酸锂和NCM三元材料大规模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坚持优质大客户战略,走高端产品路线,坚持“高电压钴酸锂与高性能NCM三元材料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
有“锂”走遍天下 发展前景良好
今年以来,新能源锂电行业持续高景气发展。近期锂电池板块掀涨停潮,产业链企业市场表现持续走高,获投资者持续看好,网友称赞有“锂”走遍天下。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锂电池相对于其他电池的比较优势越来越明显,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锂电池除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电子产品、电动工具、储能装置等领域外,还将进一步应用于新型智能穿戴、民用无人机、平衡车等领域,随着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锂电池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相应产生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特性对于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厦钨新能不断改进高电压钴酸锂、高功率NCM三元材料、高电压NCM三元材料、高镍NCM三元材料等产品的综合性能,紧跟优质客户需求进行新产品研发,通过与下游核心客户的紧密合作,持续进行工艺技术优化和产品迭代。公司保持并提高了钴酸锂细分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提升并巩固了在NCM三元材料细分领域的行业主流企业地位,成为全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
借助于多年来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积累形成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公司拓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锂电池客户。在3C锂电池领域,公司与ATL、三星SDI、村田、LGC、欣旺达、珠海冠宇及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到下游中高端3C电子产品中;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公司与松下、比亚迪、宁德时代、中航锂电、亿纬锂能及国轩高科等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董事长杨金洪说:“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购置税减免、购置补贴、政府机构采购相关支持政策,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快速增长。另外,欧洲、美国等国家或地区也纷纷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中长期看,三元正极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将继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