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投资渠道多样化 机构看好科创板企业成长性
2021-07-21   记者 李犇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截至目前,即将“两岁”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超300家。随着企业业绩向好,机构对科创板企业关注度不断增高,年内科创板企业接受调研总数超七百次。

  助力科技创新 两年已上市311家公司

  两年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加,不断助力企业融资。上交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收盘,科创板已上市公司达到311家,总市值合计4.61万亿元。

  2020年7月23日,科创50指数正式发布,该指数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旨在及时反映科创板上市证券的表现,为市场提供投资标的和业绩基准。发布日,科创50指数收报1494.14点,随后开始横盘震荡,2021年3月16日最深曾下探至1212.34点,然后开始逐渐回升。2021年7月20日,该指数已上升至1522.63点,相比最低点上涨约25.6%。

  从成交量看,去年科创50指数上线当日成交金额为576.99亿元,随后单日成交量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曾一度跌破200亿元。但自今年4月开始逐渐回升,部分交易日成交金额超过600亿元,7月20日当日成交金额为416.27亿元。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此前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今年前5个月,科创板日均整体换手率为2.56%,高于同期主板、创业板换手率水平。

  另外,同花顺两融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年内多家科创板公司两融交易活跃。其中中芯国际年内期间累计融资买入额最大,金额为284.88亿元,华润微、中微公司期间融资买入额也在百亿元以上;而在期间融券卖出金额方面,中芯国际、沪硅产业、中微公司等同样交易活跃。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科创板流动性的稳定,表明了投资者对科创板的信心,也反映了科创板对市场的吸引力。

  除了交易股票,投资者还可以交易ETF基金。2020年11月16日,华夏、工银、华泰柏瑞、易方达旗下4只科创50ETF在上交所联袂上市,在基金经理看来,科创50ETF的推出,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投资科创板的门槛,还可以通过科创50指数自我进化的能力,有效解决投资者对科技前沿行业判断难的痛点,并实现分散个股波动风险的效果。

  2021年7月5日,首批获得批文的9只科创创业50ETF(简称“双创50ETF”)中的5只产品——易方达科创创业、华夏双创基金、嘉实双创50ETF、招商双创ETF、南方双创ETF上市。此外,6月28日,首批场外双创50指数基金获批,包括天弘基金、兴银基金、鹏扬基金三家公司,投资者可投相关指数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看好科创板企业成长性 机构调研热情高涨

  除ETF等基金外,机构对科创板的关注还体现在持股数据、调研数据上。同花顺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超百家基金持股传音控股(120家)、金山办公(107家);石头科技(95家)、睿创微纳(59家)等4家公司持股基金数在50家-100家之间。除基金外,QFII对科创板的关注度也很高。其中,奥普特合计6家QFII持股,福昕软件、恒玄科技、安恒信息等公司持股家数也在3家以上。从关注行业看,基金、QFII、社保基金等机构主要关注集成电路、软件开发、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

  同花顺数据显示,年内共有207家科创板企业接受了757次调研,其中海泰新光年内被调研次数最多,达到26次,海尔生物、东威科技等9家公司年内被调研次数也超过10次,其中不少公司在短时间内接待了数拨调研。从机构种类看,年内基金、阳光私募、QFII调研参与度较高的公司包括华峰测控、传音控股、澜起科技等。

  以6月15日在科创板登录的东威科技为例,近一个月内已接待了18次机构调研,可谓是近期接待机构最忙碌的上市公司之一。东威科技主要从事高端精密电镀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从调研问题看,机构主要关注公司主营业务、业绩增速情况,业绩持续性等。

  中报业绩情况是机构对科创板公司关注点之一,而科创板中报业绩也十分喜人。截至7月20日收盘,已有100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50家业绩同比预增,5家扭亏,12家略增,预喜家数占比达到67%,其中有30家公司(预增或扭亏)利润变动幅度下限在100%以上。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机构对于科创板企业调研热情高表明看好科创板企业的成长性。深圳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认为,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科创板中的龙头公司受到资本的青睐,也符合资本市场主流的投资风格。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培育新动能:山东滨州何以成“标杆城市”?

培育新动能:山东滨州何以成“标杆城市”?

7月17日,山东省滨州市的企业以前所未有的超大阵容,亮相“2021年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暨新动能展洽会”,参展企业数量、参展面积均在全省首屈一指。

·3000万病例归零——中国获世卫组织“无疟疾国家”认证 全球抗疟形势依然严峻

南方电网:将改革“试验田”深耕成“示范田”

南方电网:将改革“试验田”深耕成“示范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南方电网公司正将改革“实验田”深耕成“示范田”。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新兴产业“强筋壮骨”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