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腾讯云和毕马威联合18家银行发布《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白皮书》基于对18家区域性银行的深度访谈以及46家区域性银行的深度调研,揭示了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机遇和破局之道。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金融行业负责人郭仁声表示,不少区域性银行选择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但不同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资源、能力并不完全相同,腾讯云联合毕马威发布白皮书,不试图下定义,而是通过同业实践,为银行家们提供策略参考。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毕马威腾讯全球客户业务主管合伙人黄文楷表示,区域性银行的数字化不仅要体现在技术研发、系统建设等“硬实力”上,同时对组织、文化与人才等“软实力”的要求也很高。毕马威联合腾讯云,希望助力区域性银行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通过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在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
区域性银行服务本地经济的定位,以及金融供给侧改革和客户数字化行为深化,让数字化转型成为不少区域性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白皮书》显示,调研的46家区域性银行中已有91%开展了数字化转型,81%已经将数字化提升到了全行核心战略或辅助战略的顶层设计高度。近年来,区域性银行对其预期资源投入也有着显著增长。90%的银行表示预计在未来3年内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平均年增长率约为21%。
尽管转型意愿强烈,但区域性银行的数字化建设进程总体较为缓慢,52%的银行仍处于起步阶段,转型难点主要集中在人才、数据、机制、对外合作四大挑战。
其中,70%的被调研银行表示“数字化核心人才短缺”是制约其数字化转型的最主要因素;尽管48%的区域性银行已经完成了数据的归集和平台化建设,但仍存在内外部数据质量不一,数据难以统一对接,产业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同时,有54%的银行反映因“缺乏合理的组织抓手和工作机制”,导致融合困难。也有部分银行反映,对外合作时虽然需求强烈,但效果达不到预期。
针对这些问题,《白皮书》建议区域性银行发挥属地资源禀赋、对本地市场的深入洞察,以及扁平灵活的组织架构等优势,从“深耕本地、错位竞争、巧借外力”等维度提升竞争力。一方面在客群和用户场景层面不断下沉和深挖,一方面以数据洞察和智能技术为抓手,围绕客群、产品、服务打造差异化优势,同时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形成数字合作共赢生态。
在腾讯云的支持下,已有多家区域性银行取得了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成果,为业界提供最佳实践参考。例如,广州农商银行与腾讯云合作打造了全栈分布式金融云平台,全方位覆盖了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平台建设、业务平台建设、体系规范建设、架构规划、业务运营合作等领域。
目前,腾讯云已累计服务了一大批金融领域客户,包括150多家银行,数十家券商,保险以及超过90%持牌消金和众多泛金融企业。其中,腾讯云分布式数据库TDSQL已服务近半国内TOP 20银行,TOP10银行中服务比例更是高达60%。腾讯云还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人保、中国银联、深证通、中银国际证券等头部金融机构合作构建了金融云平台。企业微信已服务17家国有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总行,覆盖比例超过9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