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一名身患多发性骨髓瘤巴基斯坦籍人士在中国求医获治
2021-01-27   记者 郑生竹 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巴基斯坦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njum日前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顺利出院。经过治疗,患者身上的骨髓瘤恶性细胞已得到完全控制,骨髓及外周血肿瘤细胞完全消失、肿瘤微小残留为零、血液单链抗体恢复正常水平,患者病症完全缓解。

  据了解,巴基斯坦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njum夫妇于2020年3月在国际顶尖期刊《柳叶刀·血液病学》杂志看到了徐州医科大学发表的“A combination of humanised anti-CD19 and anti-BCMA CAR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a single-arm, phase 2 trial”文章。文中提到,徐州医科大学肿瘤生物治疗研究所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研发了多发性骨髓瘤新型细胞治疗策略,应用针对CD19和BCMA两个靶标的人源化CAR-T细胞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取得突破性进展,临床客观反应率达到95%。

  这篇文章让Anjum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于是通过外交途径联系上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并于2020年11月16日进入医院治疗。日前经检查确认,Anjum的多项疾病相关指标回归正常水平,本次治疗实现了完全病理反应。

  Anjum感谢道:“感谢徐州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感谢中国科研人员和医术高超的好医生,制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并给予我精心的照顾和治疗,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我永远忘不了这份恩情。”

  近年来,徐州医科大学肿瘤生物治疗研究所一直致力于CAR—T细胞产品的创新研发、规范化制备、高标准质控、临床应用推广,在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集研发、制备、应用于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并成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2016年至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已经采用CAR-T疗法成功治愈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近100例,治疗有效率达95%以上,其中14例患者使用特异性双CAR-T技术,使很多以往没有办法再进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得到了新生。

  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徐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人文科技交流,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徐州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服务沿线国家人民健康,在细胞药物研发、涉外患者治疗、干细胞捐献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江苏省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创新中心,徐州医科大学肿瘤生物治疗研究所也正在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已入驻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核心区,未来将进一步推进细胞治疗药物的研发应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拯救“烂苹果”

拯救“烂苹果”

恒丰银行,曾被视为“金苹果”,后来逐渐腐坏触目惊心,处置“烂苹果”更发人深省,反思前因后果,更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带来警示。

·建而难用 长江大量岸电资源遭闲置

国家能源集团:改革赋能 做好能源保供“稳定器”

国家能源集团:改革赋能 做好能源保供“稳定器”

国家能源集团,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火力发电公司、风力发电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拥有煤炭、新能源等八个产业板块。

·航天科工朱坤:敢闯敢创的型号总师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