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撰写壮瑶医药发展“良方”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守正创新 撰写壮瑶医药发展“良方”
2020-09-30 作者: 记者 胡佳丽 范超 农冠斌 南宁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广西被誉为中国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近年来,广西正加速布局中医药壮瑶医药建设,积极培育适宜的成长土壤,一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破土而出。而在产业标准化发展的“大棚”下,如何为民族医药“施施肥”“除除草”?

  从医到药触发新活力

  点燃一根壮药浸泡过的药线,迅速灼灸到选定的穴位上,即完成治疗。这种能治疗百余种疾病的药线点灸疗法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区已流传上千年,如今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成为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最受欢迎的民族医疗技法之一。

  壮医药线点灸技法是壮医药的一部分,诸如此类的传统民族医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副院长黄国东介绍,建院两年来,壮医药在门诊处方的应用比例从33%上升到60%,住院部从40%上升到72%。

  在今年7月的一场交流活动中,中方相关机构向泰国相关部门赠送了由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研发的芳香化湿香囊。今年以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自治区博物馆、广西物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名出品壮药防疫文创香囊,将传统医药文化与民族非遗文化融合,在防病辟秽的同时,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传统中医药文化与广西民族非遗文化走向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医院发挥壮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已发放8万个防疫香囊、3万多副防疫茶。”黄国东说,疫情让群众对少数民族医药有了更深的认识,医院急诊量和住院量自5月起就恢复去年同期水平,之后渐渐超出去年同期。

  而在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古院村金边蚂蟥养殖基地,这里的村民则陷入新烦恼。“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蚂蟥养殖数量大大降低,市场供货紧缺。”古院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卓说,面对来自部分医药公司的订单,养殖基地已无法“吃下”,因为蚂蟥的食物——猪血紧缺,无法进行更大规模养殖。

  李卓介绍,蚂蟥是瑶医药、中医药的原材料之一,今年每只蚂蟥可卖2.5元,比往年提高近一倍。“当前生猪养殖市场渐渐恢复,猪血供应慢慢回升,村里计划在明年春节之前,再养一批蚂蟥,赶上这一次的行情。”

  自上而下推动新举措

  农闲时节,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元力村村委会主任唐毓龙并没有闲下来,他带着村民上山采摘野生的艾草、青蒿。这些药材将用于制作瑶药足浴包,这是村里今年开拓的“新业务”。元力村属于贫困村,山豆根、牛大力等中药材种植成为部分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

  广西拥有极具特色的壮、瑶等少数民族医药。经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广西已查清中药资源7410种,资源总数暂居全国第一位。当前,广西药用植物园正开展“药用植物4.0计划”,建设药用植物资源库。

  “现在已制定490种壮药质量标准,140种瑶药质量标准,还有160种瑶药质量标准正在制定。”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玉军说,2018年以来,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各类意见,并推进相关条例立法修订。

  今年4月,广西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健全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中药壮瑶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新举措,并将中医药壮瑶医药纳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内容。

  张玉军说,当前广西中医药传承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已组建中医药产业专家库,开展“桂十味”道地药材评选活动。同时积极推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以及自治区肝病、脾胃病、脑病3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等建设,2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通过验收。

  7月17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壮瑶药研发中心正式启用。研发中心设有壮瑶药提取浓缩生产线,口服液体和固体制剂、外用液体和半固体制剂自动化生产线,以及现代化的制剂质量检验室、仓库和临方加工区,可进行酒剂、酊剂、胶囊剂、颗粒剂、合剂等多种剂型的生产和个体临方加工服务。

  “这是广西进一步推动壮瑶药传承创新发展,打造特色鲜明、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壮瑶医药高地的一项重要举措。”黄国东说,目前20个壮瑶药制剂已获批生产。

  当前,中医药文化、健康理念与生态乡村、养生养老、旅游等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正在广西形成。张玉军介绍,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会同自治区卫健委制定出台《广西健康医疗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1年)》,依托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优势,会同文旅等部门建设16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培育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着力标准化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广西在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药材种植规范化建设、壮瑶医康养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展。但当前壮瑶药产业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特色挖掘不够深入,产业优势不凸显,整体发展还相对滞后,民族医药的保护和发展仍需长期支持。

  “由于体系、标准不够完备等原因,当前一些医院对使用壮药和瑶药的合理性还未完全达成共识,一些医生对其有效性、安全性等还存在诸多疑虑,整个产业还未形成足够的合力和竞争力。”广西一家药企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认为,应加快推动壮瑶医药产业的体系化和标准化,使其完成现代工业化转型,以标准促发展。

  “可以通过将老中医的炮制手法标准化,比如火候、时间、顺序等,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并对新员工进行标准化流程培训,推动壮瑶医药完成现代工业化转型。”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春花说。

  在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规划管理处处长庞清看来,除制定壮瑶医药标准体系外,下一步还应从源头提高药材质量。“在哪里种、种什么品种、怎么种都是道地药材的关键要素,接下来会聚焦重点品种优先发展。”庞清说,当前广西正遴选“桂十味”,对10种大宗、疗效好的药材进行重点扶持,在药材种植、产品开发与应用等多方面对产业进行全方位支持。

  广西特色中医药资源的深入发掘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梧州中恒、桂林三金、一方医药、三九药业等医药企业都在布局标准化药材种植。”张玉军说。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中药材野生资源的保护是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药的农业属性决定了中医药产业标准化的重要性远高于其他产业,中药材和相关产品优质优价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不仅要制定标准,还需让其落地。”庞清说。

  广西一方天江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晓蓓建议,未来可建立中药特征图谱,采用分析手段,基本反映中药的全貌,对关键药效物质进行分析鉴别,以特征图谱检测结果为标准建立阶梯化价格机制,不再以药材使用量为标准模糊原材料的巨大区别。

  在壮瑶医药产业的后端,医院是保证其发挥效果的关键渠道。庞清表示:“未来会继续支持有能力的医院发展院内制剂,对经典名方进行工业化转化,鼓励新药的创新研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

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

今年以来,湖北围绕“稳链补链强链”,着力科技赋能,努力降低疫情汛情影响,全省“三农”形势总体向好,交出了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

·“面子”作祟 公务“剩宴”难休

自强自立 中核跻身世界500强

自强自立 中核跻身世界500强

2018年重组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制定的新时代发展战略,勾勒出从当下到我国核工业创建一百年的宏伟蓝图。

·体制机制升级为首都国企创新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