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三明分行(简称“工行三明分行”)强化金融服务,多维出击展现金融力量,有效帮助小微企业抗击疫情、稳定发展,创新数据应用场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并针对全市重点项目强化金融支持,服务三明经济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助力小微抗疫
“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增幅70%,法人普惠金融户数增幅130%。”工行三明分行公司与投行业务部副经理黄峻表示,从年初至8月末,该行普惠金融工作成效显著。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工行三明分行坚守大行职责,通过创新金融产品、降费让利等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工行三明分行与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政府就普惠金融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图片由工行三明分行提供)
工行三明分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放宽信贷条件,增加纯信用贷款,满足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同时,针对不符合纯信用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该行与国有融资担保公司联动,创新银担合作,为企业增信赋能。
7月份开始,工行三明分行还积极推动纾困资金落地,融入普惠金融工作,为小微企业带来大量低成本资金。“短短一个月内,就实现放款7000多万元。” 黄峻介绍,该行不仅有效完成资金投放目标,配合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也帮助当地企业共克时艰、渡过难关。
活用“数据”为企业增信
工行三明分行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高效核查企业贷款资质,及时识别风险,并主动描绘企业信用“画像”,自动生成评估报告与授信额度。
除了自身数据资源,该行还加强银政合作,打通政务数据,填补企业空白信息、替换失实信息,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发挥数据的金融价值。
“上半年通过‘单一窗口’数据,为5户‘贷不到款’的企业提供了融资。” 工行三明分行国际业务部经理林运财表示,按照传统贷款审批模式,这些企业担保能力不足、达不到审批条件,但是基于常年进出口贸易资金量,它们在海关“单一窗口”的数据能够充实企业资料,由此成功获得工行信用方式的“跨境贷”。
此外,工行三明分行采用税务数据、为企业提供“税务贷”,利用电力数据创新“电E贷”……一系列“数据金融”应用场景,展现在广大企业生产发展中。
金融“实招”保障地方经济发展
围绕三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比五晒”等重点工作,工行三明分行主动对接,为市龙头企业、铁路、高速公路等项目提供融资服务。截至8月末,该行重要项目贷款余额超80亿元,在公司贷款中占比达77%,以金融“实招”推动三明经济加速发展。
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交通行业,该行持续发力,帮助客户稳定发展。其中,该行为莆炎高速公路项目发放贷款4.25亿元,助力复工复产、加快工程建设;为永武高速与永宁高速分别发放项目营运期贷款,置换到期融资,减轻项目还款压力。
工行三明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继续推动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先进制造业、氟新材料等龙头企业项目有序开展,提升绿色金融、特色金融服务水平,助力经济发展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