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闵行这个国家级开发区里,出现了一幢隔离楼……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首页 >> 正文

在闵行这个国家级开发区里,出现了一幢隔离楼……
2020-02-24 作者: 来源: 今日闵行

  2月10日上海宣布进入复工阶段起,疫情阻击战又迎来一个“大考”。如何做好科学防控,推动企业安全有序地复工复产,小编今天来到了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去找一找答案。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杜行派出所辖区里面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月11日开始,园区里108家企业复工,上岗工作的工人人数突破了2万2千人。第五警务责任区警长陈国强早在先前就学习了防疫工作的措施,复工号角吹响了之后就加速了园区及宿舍区管理层的培训工作,如何让防范不停留在表面,这里面需要更细致的举措。

  园区里英华达、英业达两家企业的员工均上万,是365天24小时的生产型企业,日均上岗人数达到了1.5万。在派出所的指导下,企业制定了严控方案。聊到这里,英业达的肖主管说,企业员工只要是外地回来的,一律都要被隔离15天,“我们宿舍区里的H楼一共住过480个人,不管哪里来的,都要服从隔离的要求。”

  在公安的提议下,企业设置了一栋可以独立的“隔离楼”,在企业总务部的要求下,所有居住在H楼的员工都已经搬离出去,被隔离在H楼的员工被明确告知“不得外出”,在沪的员工都有电子行动档案。警长杨振军多问了一句,既然不能出去,住这里的员工怎么吃饭呢?每个人都叫外卖不是乱套了吗?

  疫情期间,所有隔离的员工餐饮都有保障,不仅仅荤素搭配还有水果、酸奶,关键还都是免费。浦江镇安监所的傅佳军每天都会到英业达的员工宿舍区,会同民警一道开展宿舍管理检查,“大规模租赁管理难度是有的,疫情当下,我们和公安是肩并肩做事,企业能够自律规范,大家面对的风险才能降低。”

  上海临港国际科技城园区服务中心经理赵静见到我们首先说了一声感谢,“感谢我们公安的同志哦,派出所在2月10号当天开始就安排了民警到园区出入口维护秩序,就因为担心返工潮来了,有人故意不遵守纪律、不配合管理。这一来就是三天,都同我们在一起工作。感谢哦!让我们心定了很多,像定海神针一样的。”

  除了依托公安的支持以外,园区也加强了各类措施、管理规定的公示公告。就怕企业负责人不管,“民警还细心地出了主意,你看科技广场这里很多公告都贴在门缝上的,物业也会定期巡逻,如果公告被撕掉了就说明企业人员已经进入了,他们应当看得到。当然,我们也同步进行了手机端的提示,做到预案和管理规定‘各种途径’都要到位的。”

  在园区F区有一家生物医药科技企业,是首批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企业之一。疫情期间,产品大量发往武汉及全国各地医院、疾控中心。货物不仅堆积在仓库、前台,连走廊通道里都堆积了待发的货物。企业倪副总经理说,我们的生产都很有序,不过最近物流很吃紧的,希望派出所保障安全。她获得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一定!”

  临别时,竟发现穿着白大褂的研发人员在打印说明书。虽然她们是在连轴转的工作着,但是社会上很多行业尚未恢复,说明书只能自己打印。

  此刻,小编在思考一个问题:复工大潮下的定海神针到底是谁?谁也不是,但是谁又都是,我们这一天当中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只有各司其职,各尽其事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尽快恢复生产秩序,积极面对,共盼胜利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揭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背后的“中国力量”

揭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背后的“中国力量”

在这次“战疫”中,仅用十天建成的两大医院已成为“中国速度”的代表,更是“中国实力”的象征。全体现场施工人员则以“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两班倒”24小时昼夜不停施工,争分夺秒抢抓工程进度。

·企业“疫”中谋变 新商业模式站上风口

央企携手全产业链同舟共济战疫情

央企携手全产业链同舟共济战疫情

央企除了自身坚持科学防疫、有序复工外,也通过保障基础供应等举措,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企业通力合作、共渡难关。

·抗疫攻坚中的国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