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洋科技挖掘“海”的潜力
2018-06-11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

  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而海洋科技正是中国这艘巨轮挺进深海的动力和风帆。

  众所周知,海洋经济的开发都是以高新技术手段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海洋产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根椐市场需要,尽快将先进的理论和工艺技术应用到生产中,进一步释放海洋经济的巨大能量。

  目前,一些沿海地区的海洋高科技产业已经形成或正在孕育成长,推动我国海洋经济体系不断增值扩大,向更高层次迈进。

  2017年1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科考船科技人员在南极海域使用自助研发的地热探针进行科考作业,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地热探测并成功采集到南极海底地热流数据。记者 王攀 摄

  广东:构建现代海洋经济体系科技兴海

  记者 王攀 吴涛/广州报道

  从海洋大数据到海上风电,从无人驾驶船舶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从现代渔业到海洋医药与生物工程……在广东的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中,科技与产业“比翼齐飞”、企业和科研单位“并肩战斗”成为一个突出的特征。

  “科技矩阵”助力海洋经济全面升级

  “十二五”期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从8253.7亿元增加到13796亿元,年均增长10.8%,其中海洋科技发展得到了明显的提升。2017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达1.78万亿元,连续23年高居中国首位。

  如今,广东省将更长远的目标瞄向了高创新驱动发展、高科技贡献支持、高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

  5月下旬,包括海洋工程技术与设施海上试验平台、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全耦合动态分析及其装置研发、南海天然气水合物高效开采与控制技术研究等在内的36个项目被批准立项,获得广东省财政拨付的2.56亿元专项扶持资金。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广东还将以每年3亿元的规模,着力推动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天然气水合物、海上风电和海洋公共服务等五大产业科技创新。

  据了解,在广东的海洋科技队伍中,既有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这样的“国家队”,也有地方科研院所和海洋渔业部门组成的“地方队”,更有一批覆盖多个领域的大小企业,他们共同构成了助力广东海洋经济全面升级的“科技矩阵”。

  目前,广东已经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科技产业。

  2017年3月28日,依托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平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进行了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并获取科学试验数据647万组,为后续的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2017年,广东开工建设5个海上风电项目,装机总容量达到150万千瓦。按照规划,广东到2030年将实现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6687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预计拉动形成海洋工程和海洋装备产业总产值约万亿元。

  2017年底至2018年初,由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主持研制、多单位参与的特种无人艇,在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获得成功应用。

  不仅如此,广东海洋大数据综合平台已于今年1月正式“亮相”, 并进行了典型应用的原型演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重大战略性项目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智能无人艇的研发、设计、生产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一些现代海产养殖装备与技术也走在全国前列。

  海洋科技强省建设仍需迈过多道槛

  相关部门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广东省的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发展,正面临诸多机遇。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和南海开发建设对广东海洋发展提出了高要求。《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明确了海洋经济合作领域和拓展空间,有利于广东发挥突出的地缘优势和油气服务基础优势。

  其次,国家海洋经济加速转型,给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十三五”时期,国家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的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领域,传统海洋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升级,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重点领域需要重点突破,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配置全球海洋资源要素能力需要大提升。作为国家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很大。

  此外,珠三角之外的粤东粤西地区有望培育成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新的海洋产业园区建设将为海洋科技发展提供物理空间,广东也准备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加快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在广东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业界看来,广东不仅要保持海洋经济强省,还要成为海洋科技强省。不过,在不断培育海洋科技产业新动能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弱点。

  前段时间发布的《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广东缺少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海洋创新平台和市场化的海洋创新服务体系,海洋科技产业多元化和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完善。同时,广东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还不成熟,对科技成果转化缺乏较为明细具体的政策导向;缺少海洋创新领域的国际化合作,与海外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合作方面有待加强。

  四大举措推动海洋科技突破升级

  为成为未来的海洋科技强省,广东正厉兵秣马,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深化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制改革,发挥海洋龙头企业中坚作用,优化自主创新和产业环境,打造一系列海洋创新合作平台。加快建设广州和湛江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广州和深圳国家生物产业高级技术产业基地。最终形成以国家和省海洋科技重大创新平台为助力,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创新体系,抢占全国海洋科技制高点。

  二是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提升科技含金量和贡献率。重点依托现代渔业产业园区、专业镇、科技园、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载体,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示范性现代渔业产业集聚区,培育出千亿级现代渔业产业集群。

  三是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坚持产学研用结合,联合各类承担主体,形成多元参与的项目包、成果包,建设一批以海洋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为突破口的协同创新平台;统筹可验收时建设研发投入,以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建设一批面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深海特色产业园区,推动海洋产业向特色海洋产业园聚集。

  四是建设跨区域海洋创新创业和标准联盟。推进广州南沙新区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准备制造聚集区和深山特别合作区海洋产业聚集区等广东省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建设;推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企业设立跨区域海洋创新创业联盟,建立区域海洋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涉海企业、行业组织、研究机构、检测认证机构成立海洋产业标准联盟。

  福建:“数字海洋”走向纵深

  记者 董建国/福州报道

  自从科技部2001年批复建立“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台湾海峡及其毗邻海域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示范区开始,福建便进入“数字海洋”时代。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系统累计投入资金6亿多元,在海洋环境观测、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渔船应急管理等方面,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和“数据化”管理。

  目前,福建已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业务化运行时间最长的区域性海洋环境立体实时观测网和信息化服务体系,集成观测设备68台套,观测要素达26种,形成对福建海域全天候、全方位实时监控和信息服务,累计获取数字化数据8太字节(TB)。

  在观测网的基础上,福建省建立了海洋预警报信息服务平台,将预警报业务工作全面数字化,并与发布系统自动对接,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即时通过网站、手机APP、微信、传真、短信、LED显示屏等发布服务信息,有效提高海洋预警报信息服务的覆盖面,让海洋预警报信息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广泛、高效。

  不仅如此,随着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福建省已逐步实现了全省海域信息一张图,使得用海项目智能分析审核、海域使用权电子登记和统一配号、海域使用权出让等业务做到“信息公开、过程控制、全程留痕、永久追溯”。目前,全省共确权登记海域使用项目3300多个,积累了大量的海域和海岛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海岸线无人机航拍影像,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还于2014年成立了虚拟海洋研究院,有效促进了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对接。如今,虚拟海洋研究院征集入驻专家达1500多名、入驻高校20家、科研院所39家,创新企业368家,服务机构10家,建成了汇聚300名以上重点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信息数据库。

  此外,福建省在整合提升现有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基础上,将重点推进建设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石狮海洋生物科技园、厦门海沧海洋生物医药港、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等5个特色海洋产业园区,最终形成“一网五基地”的虚拟海洋研究院体系,保障优秀项目顺利落地和成功孵化。

  “下阶段,我们将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完善‘数字海洋’体系,大力推动‘智慧海洋’工程建设,力争把福建省从‘数字海洋’向‘智慧海洋’方面转变。”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用高科技装备科学治海

  记者 黄筱 朱涵/杭州报道

  港、渔、景、油、滩、潮——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有着6500公里的海岸线,集聚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和空间所在。近年来,大量新科技成果的运用,进一步放大了海洋资源的红利,人类与海洋生态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信息系统成渔船“贴身保镖”

  “避碰系统、卫星定位系统、互联网宽带卫星终端、AIS终端设备、24小时监控系统……”家住浙江舟山沈家门的渔船老大周卫国,对自家船上安装的“高科技装备”如数家珍。他说,正是有了这些“贴身保镖”,海上生产作业时就少了很多风险。

  和周卫国的渔船一起停靠在沈家门渔港的,还有处于休渔期的沿海各地近万艘渔船,27个大大小小的码头俨然一个巨大的“海上停车场”。

  “大部分船上的信息通讯设备都未关闭,万一遇上台风或者其他突发情况,相关部门可以远程掌握情况。”坐在信息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舟山市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渔政渔监站副站长张华东可以清晰看到每一艘渔船的实时情况。

  以往,由于信息系统不发达、通讯网络不健全,岸上指挥中心对海上船只的动态难以掌握。现在,渔民即使出海了,也可以通过海上互联网终端与管理部门、家人联系。

  据了解,舟山目前已率先建成了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提高了出海船只的动态管理水平,提升了海上应急指挥、事故调查和公共安全信息服务的能力。

  张华东介绍说,全方位的信息系统还为渔民生产海域搭建起了一张“网”,实现了对出海船只的动态、实时监控,畅通了岸、海联系。同时,通过这张“网”,还可以实时发送预警信息,对出现异常的渔船主动加强信息沟通和联络,及时指导应急抢险,并通过监控中心统一指挥,有效提高了渔船自救、就近互救、应急救援的水平。

  新技术为滩长配上“千里眼”

  海洋滩涂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而且还蕴藏着各种矿产、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2017年,浙江被列为全国首批湾(滩)长制试点地区,目的是为了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安全,加快建立健全陆海统筹、河海兼顾、上下联动、协同共治的治理新模式。

  为此,浙江台州把新技术嫁接到滩涂管理中,让每一位湾(滩)长都拥有了“千里眼”。

  在台州临海头门港白沙湾海塘的一片滩涂上,随着无人机升空,整个滩涂的情况一览无余。无人机巡滩工作人员俞兴说,无人机巡滩能确保监管巡查无盲区、无死角,增强了海洋综合管控能力。

  滩长们还有一样“利器”——“滩长助手”手机APP,只要点击“开始巡滩”,页面就会跳转到卫星地图,准确定位巡查的区域和地点,一旦发现情况,可以将照片、视频、语音等“证据”实时上传,系统后台有专人实时查看并处置,事后会将处置结果以短信的形式通知上报人员。

  这款“滩长助手”最初在台州下辖的玉环市使用,后在台州全市各滩推行。通过构建日常管理、监督举报、问题受理、限时反馈的响应机制,台州的湾滩环境实现了管理精细化、监督常态化和处置流程化。

  除了APP助手和无人机,台州市还完善了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近海海域的环境监测站位增至99个,犹如99双“眼睛”,实时观测着全市各主要岸段、港口、海湾和海岛。

  据台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卫星遥感技术,目前台州定期对海域使用疑点疑区、区域用海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遥感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实行动态监测监管。同时,台州还对海岸带、重点渔港和海岛、区域用海规划等进行了三维实景数据采集,建成了海岸带三维可视化基础数据体系。

  海洋能激发“新引擎”

  以潮流能为代表的海洋能,被业界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享有水下能源“金矿”、“蓝色油田”的美誉,因而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关注,但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的大型化研发和商业化应用,却是各国科学家着力攻破的世界性难题。

  而在中国,50%以上的潮流能资源在浙江,浙江96%的潮流能资源则在舟山。因此,舟山成为我国潮流能发电最为理想的地点。记者在舟山市秀山岛南部的海面上看到,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LHD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正源源不断地产生电力。

  这套总装机容量为3.4兆瓦的潮流能发电机组是由杭州林东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东和他的团队用七年时间研发建设的,目前装机容量为1兆瓦,自2017年5月实现全天候运行发电并网以来,已并网发电12个月,发电量超过80万度。至此,中国成为继英、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全面掌握潮流能发电并网技术的国家。

  这个成绩让林东特别自豪,“英美的潮流能发电项目都还没有达到能连续稳定发电的水平,大多处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阶段,而LHD的连续发电并网时间已打破了世界记录。”

  林东说,未来潮流能是个全新的万亿级产业,他正期待着第一批国外订单。今年5月,加拿大和新西兰的团队曾陆续来到林东的潮流能发电机组考察。

  “LHD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是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资金项目和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相关评审专家表示,项目所采取的开创性技术路径,突破了潮流能发电单机功率难以大型化的世界性难题,并在能量采集效率、工作可持续性、系统可维护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关键技术环节具有国际先进优势,大幅提升了我国海洋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推动了潮流能发电产业的大发展。

  上海:推动深海观测技术走向产业化

  记者 许晓青 何欣荣 张建松/上海报道

  由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深渊中心”)翻译的国内第一本讲述深海探索过程的译著《深海探险简史》,近日在上海科技节上亮相。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教授表示,科普的重要性其实并不亚于科研。他说,“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海洋、保护海洋,更加明白海洋科学的魅力。”

  据介绍,深渊中心与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彩虹鱼”深海科普基地,并已于2016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将最前沿、最全面的深海装备和深海科学知识展示给公众。

  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海洋科学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与市场化发展的深海高科技公司。

  去年11月,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水下飞行潜艇就是一款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目前已在斐济投入使用,用于海底旅游观光。

  事实上,在深海观测、深海勘探等前沿领域,我国开始尝试不再由政府包打天下。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位于上海浦东临港地区的同济大学海底观测基地,正与民营企业江苏亨通集团合作,推动深海观测科技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同济大学海底观测基地是我国大洋钻探和深海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地球物理、深海钻探和大洋基础研究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作为合作方的亨通集团,近年来的业务也从陆地逐渐向海洋延伸,积极推进海底光纤网络和海底超高压电网的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2017年,双方在临港海洋高新园区合资成立了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据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公司近期将会以海底观测网为核心,推动智能化海洋立体观测网的产业化,探索海底观测网总包工程服务;远期则致力于发展海洋大数据服务,打造集水下观测网的硬件研发生产、软件开发、工程施工、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及大数据服务为一体的海洋光网产业链。

  专家表示,这种“政府支持+民间投资”和“科学家+企业家”的产学研模式,将推动我国的海洋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过度兜底 一些贫困地区医保基金被花“秃噜”

过度兜底 一些贫困地区医保基金被花“秃噜”

过度兜底导致怪相频出,贫困患者住院“赖床”不走、小病大治,儿女想办法与父母脱离关系,甩包袱给政府……

·“智能+”时代加速到来 多重风险仍需警惕

铁总万亿元级混改打响第一枪

铁总万亿元级混改打响第一枪

近日铁总下属企业动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招投标工作圆满完成,腾讯、吉利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以43亿元受让动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9%的股权,打响智慧交通争夺战。

·江淮汽车:结构调整成效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