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香港特区政府的理财新哲学
2018-03-02 作者: 王迎晖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刚过去的2月的最后一天,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了本届特区政府的首个财政预算案。上一财政年度的政府收入6124亿港元,比预算高出20.6%,当年度财政盈余1380亿港元,财政储备约为10920亿港元,房屋储备金达788亿港元。

  在全球一些经济体债台高筑,政府财政捉襟见肘的当下,香港特区政府库房充盈,储备丰厚,让各国财长羡慕不已。

  但俗话说,穷人有穷人的烦恼,富人有富人的难处。香港政府坐拥1380亿港元的当年盈余和上万亿港元的储备确实使财政政策更加主动,但如何用这笔钱却颇费财政司司长的思量。

  就在财政预算案公布前的几个星期,香港各界就财政盈余如何花展开了激烈争论,占据了当地报纸的主要版面,争论的焦点是这笔1380亿港元的盈余是否全民派钱,就是说能不能香港730万居民把这笔钱或者这笔钱的一部分平均分了?

  于是,这也成了今年财政预算案的最大看点。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全民派钱”并未上演,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详细公布了财政支出的方向,并提出新一届特区政府的理财新哲学。

  财政预算案并没有从学理上详细阐述理财新哲学,但从未来一年财政支出的资金流向可以看出特区政府理财新哲学的轮廓,若为其作个总结,可概括为:一是瞻前顾后,量入为出,确保公共财政的稳健;二是培育财源,为未来经济发展培养后劲;三是善用盈余,共享发展成果。

  具体说来,瞻前顾后,量入为出,本是各国财长都遵守的基本要求,但香港因其更为独特的情况,这一点尤为重要。香港经济体量小而高度开放,极易受外围经济环境影响;香港税基狭窄,税收来源单一。比如利得税、薪俸税、印花税和地价收入共占上一财政年度政府总收入的74%,其中波幅特别大的地价收入和印花税收入分别是27%和15%。今年政府录得盈余,主要与股市楼市畅旺有关,但是一旦资本市场回调,政府收入马上受压;再者,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货币政策,或者说调整货币政策的空间很小。于是,国际经济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香港马上就有反应。看看香港历年财政收入图表可以轻易发现,每当国际金融危机时,财政收入急剧下降,甚至连年出现赤字。因此,稳健的公共财政对香港至为重要。不但在经济平稳时有余钱,而且在环境逆转时有能力推出反周期措施稳经济保民生。同时,香港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在确保公共开支的增幅满足香港实际需要的同时,要与香港的长远财政承担能力相称。

  培育财源,为未来香港发展培养后劲。长期以来,香港是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近来也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但是,从长远看,香港应避免出现旧有的优势不再,新的优势阙如的窘境。财政预算案体现了特区政府在发展多元经济上的布局落子。比如,单是发展创新科技上就拨款500亿港元,向持续进修基金注资85亿港元。

  善用盈余,共享发展成果。在这方面,既要尽量做到让市民雨露均沾,又要有侧重,保重点,体现特区政府的良苦用心和精打细算。比如,虽然没有全民派现金,但是把年度盈余1380亿港元中的接近四成拿出来与市民共享。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土地流转总体趋势向好 局地成本上升

土地流转总体趋势向好 局地成本上升

多地干部和群众认为,土地流转是一项长期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们建议,对土地流转要积极推进,也要保持严格监管和规范等。

·山区农业转型升级遭遇“三重门”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