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这个世界会好吗?
2017-11-02 作者: 沈东曙 来源: 经济参考网

 

斯坦福大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终结论轻易地被击穿和全球化的席卷,文明冲突,贫富差距,环境挑战,技术变革,似乎在信息时代各种矛盾更加突出。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就面临国内国际的双重挑战。机会和出路在哪里?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一种判断和理由,更可以是一种信仰和行动。

  2004年,《如何改变世界》出版,作者戴维·伯恩斯坦在书中记录了几十位社会创新变革者(他称为“社会企业家”)的工作。这本书很快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二十多个国家被翻译出版。为什么如此风行?因为有关于他们的工作,我们听说得不多。新闻往往聚焦于问题,而不是解决的方法,尤其忽略了那些具备巨大勇气开始前期探索的人。而通过该书,人们集中看到了一批创新的社会问题解决者:他们不漠然,不自设桎梏,相信所处社区的潜力,有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生长的创造力;他们创造了面对低收入人群的小额贷款服务并成功规模化;他们使世界级设计学院的发展方向转为服务所有人群;他们使健康生态农业扎根全球并形成公平贸易网络;他们发起了共益企业运动使得全球的企业家和投资人重新思考怎样才是“好公司”……当一批这样的社会企业家群像和他们的成就集中展现的时候,世界看到了信仰和行动的力量与新的出路。

  2003年,《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在斯坦福大学开始出版。所谓“聚精微,成浩瀚”,如同《哈佛商业评论》在商业创新中对一线企业领导者战略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巨大激发一样,《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在过去十五年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一线社会企业家的思想与行动领导力的发展。社会创新领域大部分的重要实践真知与概念,譬如设计思维、集合影响力、规模化路径等都在《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首次或总结性提出。可以说,这是社会创新领域先行者的知识宝库。

  历经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更积累了可观的社会发展潜力。以促进社会和谐与创新为主要使命的各类基金会已达5000余家。以《慈善法》颁布为标志,慈善信托等新的社会创新资源正源源进入。同时,共益企业等跨界创新力量正萌芽蓄势,新一代社会企业家将和他们的社区支持者共同成为应对各类社会问题挑战的创新先行者。新形势下,如何高效引进与创造社会创新知识,为新一代社会企业家提供知识资源和分享社区经验也成为当务之急。

  乐平基金会始终致力于通过知识创新与人才及资本市场创新推动社会创新,建设包容发展的社会。2017年,在多年成功投资培育中国本土的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乐见工作室”,旨在通过研究出版和社交媒体等方面的投入,能更好地把全球社会创新领域的新进展介绍到中国,协助构建中国社会创新的知识体系和跨界创新社区。乐平与《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的出版合作是其中的重头,从2017年春季刊开始,乐平作为《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的出版人,不仅将逐步每季同步出版,同时还将在未来三年出版“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精选集系列。我们的中文刊不仅有原文译介,更会逐步培养中文作者,更好地与中国的社会创新共同成长。

  乐见工作室的出版工程,是一个开放创造的形态,我们只是适逢其会,先行一步。要真正做好这项知识创造与分享工作,更需社会创新领域内外的各位贤达新锐不吝赐教,共同试错前行。期待年年共同有长足进步。

  这个世界会好的。

(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秘书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大数据提升中国人工智能“比较优势”

大数据提升中国人工智能“比较优势”

我国应加快培育对外核心竞争力,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对国外实现“换道超车”。

·“双十一”大考将至 各式新零售短兵相接

起底“坑老型”诈骗“三板斧”

起底“坑老型”诈骗“三板斧”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居高难下,保健、理财、婚恋等处处有“坑”。

·出境游保证金藏“跑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