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小草编走向国际大舞台
普通村民编织的草编制品,也能经过“一带一路”走上国际大舞台。据统计,青岛平度新河草编制品97%以上远销欧美、东南亚等“一带一路”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草编产业已成为新河镇的支柱产业,全镇拥有大大小小的草编企业200多家,7000多个加工户,年产值达21亿元,其中支付农民加工费约5亿元。全镇有2.1万人从事草编相关工作。
目前,新河镇正投资35亿元建设3平方公里的“青岛百年编织小镇”。其中,占地800亩的青岛新河国际草编文化工艺品城,涵盖了全产业链,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以北最大草编文化工艺品城之一,赋予这个小镇新的动能。(张德杰 梁进喜)
“四季行动+”打造基层工会服务2.0模式
平度市总工会将工会“四季行动”与工会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确立了“四季行动+”服务品牌,在认真履行工会主责主业,开展“春风行动”、“爽夏行动”、“金秋行动”、“暖冬行动”的基础上,聚焦党政重点和社会热点,开展“服务提质行动”,解决了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服务更快捷、更有效、更全面,实现了工会服务向2.0模式迈进,叫响做强工会“四季行动+”服务品牌。
今年以来,平度市总工会共举办洽谈会18次,动员百余家企业为返乡农村工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提供岗位1200个,签订就业协议万余份。“爽夏行动”筹集资金15万余元,对高温一线环卫工人、客运司机、交通警察、建筑工人和生产一线的劳动者们进行了走访慰问;组织为部分企业一线职工和环卫工人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开展法律知识宣讲和“查保促”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发放法律知识手册、安全生产宣传材料5000余份。为8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发放救助资金和跟踪助学资金31500元,为他们提供坚定的支持与帮助。 (陈蕾 尚美琳)
“网事”:一年办了3万件
平度市群众工作信息平台总投资140万元,以数据结合地图的形式直观展现,实现了信息采集、储存、管理、分析的集成。群众工作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全市受理群众诉求事项平均办结时间为28天,同比缩短7天,按期办结率达到100%。
一年来,通过该平台为群众办事3万余件,真正实现了信息报送即时化、管理信息共享化、处理流程快捷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市”。 (王增伟)
落实“河长制”促河库整治
10月25日上午,平度市召开全市河长制落实推进工作专题会议,强势推进河长制工作,与拆违整治、畜牧养殖场户关闭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机衔接,与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结合到位,迅速开展河库整治工作,确保11月底前完成河库整治任务。 (苗凯莉)
乘梯安全进校园
“一呼梯、二看清、三进入、四关门、五离开”,日前,平度市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分别来到平度实验小学、胜利路小学,通过精美PPT图文,送漫画、有奖答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的电梯安全课。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安全乘梯意识,养成安全乘梯习惯,并让学生成为安全乘梯的宣传者,把电梯安全知识带回家。9月份以来,该市先后开展“乘梯安全进校园”“计量进社区”“衡器集中检定”“食品专项检验”等一系列惠民活动,不断提高质量意识。 (苗永霖)
10个村试点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站
近期,平度市开始推进农村污水处理站的试点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387万元,其中村庄管网建设需投资1744万元,污水处理站建设需投资643万元。目前,云山西宋戈庄、东阁街道办事处凤凰山村、店子镇下洄村等5个村庄试点项目已开工建设并按计划推进实施,年底前所有试点村庄全部竣工并试运行。 (范德刚)
“一本通”确保村支部书记补贴发放准确及时
自今年6月份开始,平度市农村支部书记报酬通过涉农补贴“一本通”系统发放。系统上线运行三个月以来,该市财政为全市1620余名村支部书记通过“一本通”系统直接发放报酬488万元,发放范围涵盖全市18个镇(街道、园区)。该项工作的开展,使村干部补贴发放实现了全过程公正、公开、透明,进一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胡甜甜)
山东省“家校社共育未来”高端论坛将在平度举行
“家校社共育未来”,让孩子在学校5天养成的好习惯好品质,到了周末2天以及假期,能在家长、社区的影响和监督下得到巩固和强化,实现“5加2大于7”。山东省家庭教育现场观摩暨“家校社共育未来”高端论坛将于11月2日至3日在青岛平度市举行。
平度市通过开展“家长进学校促群众满意度提升,教师进家庭促家校社融合度提升”的家庭、学校、社区共育“双进双促”活动,建立起了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家校社共育体系,教育满意度调查连续7年在青岛市同类部门获第一名,90%以上的学校实现了年内“零投诉”。 (孙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