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个草根创业者百折不挠攀上产业制高点
2017-07-24 作者: 禾刀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千马 梁冬梅
出版:中信出版社 

  记得几年前偶尔看到央视采访李书福的镜头,乍看上去这人似乎根本就不具备商人气质:性格略略有些内向,说话略略有些腼腆,那套西服略略显得有些平庸……然而,就是这位外形憨厚朴实的李书福,以诗人特有的天马行空和满腔激情,靠榔头造出了汽车,2010年8月还成功实现“蛇吞象”——以18亿美元收购了瑞典沃尔沃轿车100%股权。

  《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的创作团队历经三年全球调研,采访吉利、沃尔沃高管数十人,以此勾勒出李书福的三十年创业史。“力量在风中回荡”,李书福这句名言兼具了力量和诗人的浪漫。人们常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李书福就像是个永不知疲倦也永不知挫折的梦想家,他的许多想法由于跳跃性实在太大不仅令外人觉得不可思议,即便是身边最熟悉他的人,暗地里也常常觉得像是“吃天鹅肉”。在他看来,机遇从来只是垂青敢于想象的人,因为想象才会准备,才可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一架照相机,开启从商路

  还是上高中时,李书福看到街头照相馆前常常排起长队。于是他向照相馆老板软磨硬泡,当起了苦心求学的学徒工。后来他向父亲借了120元买了一架相机,干脆上街到处给人拍照,而且被照人满意才付钱。一年下来,竟赚到了2000元钱,这“在那个一个技术人员的月工资不过50多元的年代,这种赚钱的速度有些惊人”。

  成功的创业者往往有着些许类似之处。李书福的创业启蒙,与创立了标准石油公司的洛克菲勒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9岁时,洛克菲勒“以10%的年息向父亲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积蓄的800美元,与克拉克合股创办了一家经营谷物和肉类的公司”。不过,除了两人创业起始年龄相仿,融资渠道相似外,李书福还要面临更多非市场化的政策性困惑。

  仅从公开资料看,李书福为人照过相,靠分离铜和银卖过钱,生产过电冰箱和镁铝曲板,在海南炒过楼,造过摩托车,并开创性地研制出适合男女骑行的踏板车,从制造普通家庭消费得起的平民汽车入手,到收购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股份,再到全资收购沃尔沃轿车……同许多民营企业家一样,李书福的创业经历似乎没有放弃过三十年来任何可能的机会。有成功,更有失败,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海南炒楼以巨亏收手,这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他应该干实业。

  同改革开放之初的许多民营企业家的遭遇一样,民营企业的市场身份无数次困扰着李书福。比如当年他生产的北极花牌冰箱,生意红红火火,1989年销售额突破了4000万元,岂料结果因未被列入轻工业部定点厂目录而受到禁止。即便今天风生水起的吉利汽车,当初为了一纸“准生证”,李书福也是想破脑壳,从市里到省里再到部委,最后千里迢迢,终于找到具有汽车生产经营权的四川德阳某监狱。

  李书福的创业路线图,在草根浙商群体中很平常。早年出于备战需要,国家把许多大型工厂布局于内地二三线城市,这也造成地处沿海的浙江面临企业少的现实。一方面是企业本来就少,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与计划经济体制仍未完全脱钩,浙江许多民营企业家不得不通过“买路条”,或者入股当地乡镇企业等方式暗中求发展,比如万向集团的鲁冠球、娃哈哈的宗庆后等。

  民营企业的发展之艰难远超常人想象,要政策缺支持,要资金缺渠道,甚至在收购行业巨头沃尔沃这样原本“长国人志气”的项目上,万事俱备的李书福也只能苦等国企同行的意见。

  当然,难,本身也是一种商机。如果从另一角度去观察则不难发现,正是民营企业曲折求生的韧劲,那些违背市场规律的政策才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民营企业由此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正是李书福得以抢占制高点的关键所在。

  一把铁榔头,敲出汽车梦

  在质量控制方面,李书福自拜张瑞敏为师。海尔创业初期,张瑞敏亲手用榔头敲掉不合格产品的案例对李书福产生了深刻影响。1999年,面对好不容易造出来的吉利汽车原应满心欢喜,结果因为“灰进得来,水也进得来”,市场上贬多褒少,李书福干脆开来压路机,将量产的100辆新车彻底给报废了。

  当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时,质量尤为重要。为了提升质量,吉利创新了一个方式,叫集体风险抵押金,后来改叫质量投资金,推广了“3824”方法论,制订了“8秒法则”、问题解决票,但在所有质量管理体系中,浙江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兼CEO安聪慧授权给韩籍管理者的那柄铁榔头,才最具威慑力——这柄铁榔头可以随时“将不合格的零部件当场砸碎”。

  造车,李书福原本就是靠一把榔头起家。模仿、克隆是后来者最常用的方法,李书福不仅不例外,而且还显得过于“原始”。多年来,一旦有人问起:“谁是吉利最早的设计师?”得到的答复只有三个字:“钣金工!”上世纪90年代,当李书福在浙江临海建起大片造车厂房时,他的造车核心队伍极为寒碜——把他本人算在内,全公司懂汽车的也就三四个人,这还不能分真懂还是一知半懂。

  “拆”,是李书福造车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拆了公司副总的红旗,拆了厂内所有的汽车,这个“拆车班子”甚至抓住李书福的出差机会,把他的坐驾——一辆崭新的奔驰也给拆了,结果还无法复原。这是一段完全自力更生的历史,“自己动手,自己画图,自己试制,自己试车,自己改进,什么都自己来”。正因如此,“吉利一号”的血统有点像是“八国联军”。

  吉利的经历绝非仅有。在今天的世界跨国企业中,不少企业初创期也无不邯郸学步,比如韩国的三星,日本的诸多汽车企业。模仿不可怕,怕的是沉迷于模仿,始终没有自己的东西,那就无论如何都走不远了。

  发动机和变速箱,是汽车的两大核心技术。在这两方面,吉利曾长期受制于人。在李书福看来,吉利有一个别的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造车之初形成的“铁榔头”文化。那时李书福可带着一帮人,闭在屋子里当小学生,从拆解成品着手,一步步钻研、琢磨。一组人闭在屋子里慢慢拆解,最终成功造出了发动机,然后又再接再厉造出了自有知识产权的变速箱。如果没有潜心学习的狠劲,吉利今天很可能仍在低端领域艰难求生。

  一个铁信念,情定沃尔沃

  李书福创业的三十年,也是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三十年。李书福开始对汽车的定位很草根,即“一个人一年的收入应该能买两辆汽车”,同时确立了“三五计划”,即一辆车可以坐5个人,价格不超过5万,百公里油耗低于5升。

  虽然早期吉利以生产低端汽车为主,但李书福对沃尔沃的兴趣肇始于2002年。此时“吉利一号”下线不过4年。此时的沃尔沃虽然在传统高端汽车三巨头中相形见绌,但原创能力很强,安全基因举世无双,还有全球领先的车内空气质量技术控制及环保技术,若说甩一般同行几条街毫不为过。就在这一年,参加年度“中国汽车企业高峰对话”的李书福在台上放了一“炮”:通用、福特迟早要关门。李书福当然有他的独到判断,但更多媒体只是把这句话当成一个笑谈,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突然降临。

  换了新东家的沃尔沃发展虽谈不上特别惊艳,却也没有太多惊险。尽管李书福通过多种渠道一直想结识沃尔沃的新东家但终无所获。在实在没什么渠道与福特沟通时,“李书福让张芃给福特汽车写了封信。直接写信给对方是李书福常用的一种沟通方法”。结果当然没有意外,回信的内容简单、礼貌而明确:“对不起,沃尔沃不卖。”

  在这种时候,李书福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发挥了作用。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车业弥漫着一片“过冬”论,但李书福却认为“汽车企业不能被动 过冬 ,而是要凭借自身的实力和胆识 冬泳 ”。结果,反其道而行之的吉利汽车在这一年表现惊艳。

  收购沃尔沃轿车,一开始简直就看不到什么希望。不过,李书福看似无用的付出,无异于捷足先登在福特公司那边挂上了号。所以,当福特决定出售沃尔沃轿车项目时,吉利第一个进入了他们的视野——2009年9月30日,福特宣布: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

  “别人扒着门缝往里看,只有李书福一个人进了门。”成功收购沃尔沃,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巧合因素。如果非要说巧合,唯一的可能是某国内汽车巨头刚刚遭遇了收购韩国汽车的失败,客观上打消了国企参与收购沃尔沃的念头。“蛇吞象”的案例昭告世人,一家企业若只求四平八稳过太平日子,那就永远不会有跨越式发展。从这层意义上说,敢闯擅闯的李书福与高端汽车的牵手其实早已注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南方基金

扶贫搬迁 新楼房斗不过“文化”心结

扶贫搬迁 新楼房斗不过“文化”心结

。“牛几乎就是我们苗族的图腾,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牛,搬迁到县城里,只怕是连牛都看不到了!”

·经济动能转换获三大支撑

直击“后高考经济”三大痛点

直击“后高考经济”三大痛点

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发出, 2017年高考尘埃落定,各地考生和家长又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有人选择旅游放松,有人准备出国留学,还有人选择美容整形… …然而在“后高考经济”火热的背后,一些不法商家悄然埋下了一个个“消费陷阱” 。消协提醒,准大学生”美容整形一定要去正规的大型美容医疗机构,不要贪图便宜,一旦上当受骗,不仅会遭受财产损失,还会对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网购“小便宜”暗藏“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