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国企去杠杆 打破软约束
2017-07-24 作者: 来源: 北京商报

  在为期两天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在舆论普遍关注的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之外,习近平的另一番表述同样意义重大。他指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

  过去两三年,中国经济一直在去杠杆。2016年将矛头指向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2017年上半年,楼市去杠杆态度坚决,金融去杠杆如火如荼。到了下半年,去杠杆进一步聚焦和细化,专门点出国有企业去杠杆是重中之重,可谓方向感和节奏感俱佳。

  在中国经济的旧增长模式里,政府投资和信贷超发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地方融资平台还是国有企业,都有着政府(隐性)担保。在加杠杆时期,它们是廉价贷款的大客户。在去杠杆时期,它们是稀缺贷款的近水楼台。

  归根结底,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在财政上是软约束,因此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出纳”。特别是国有企业,一方面能够获得各种廉价贷款和要素倾斜,另一方面又能够不顾效益持续增加产能和投资,因此既容易在市场制造“挤出效应”,也容易将自己置于高危的债务暗礁之中。一旦宏观经济形势生变,便发现自己寸步难移。

  金融去杠杆,财政如果袖手,国企如果不动,不是半道崩殂,就是异化扭曲。金融去杠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结构中,首当其冲的肯定是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而这些企业通常活力更大。而一部分没那么有效率的企业,因为所有制优势,却仍可以占据着市场空间,消耗着信贷资源,阻碍着市场出清。如果一味在金融去杠杆,最后的效果可能并不是我们所乐见的,甚至南辕北辙。

  国有企业去杠杆,技术层面是一方面,比如债转股和IPO,这自然是成本最低、皆大欢喜的去杠杆,但如果仅此而已,那么杠杆只是被隐藏起来,或者说由老百姓买单了。国有企业去杠杆还应该有治本层面,那就是我们一直念兹在兹的建立起财务制度的硬约束,而非充满弹性、“刚性兑付”的软约束。

  2009年以来,中国经济愈发依赖加杠杆,货币宽松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今年以来,货币趋紧成为共识,而且预期持续强化。路径愈来愈清晰的去杠杆,不再被视为权宜之计,不再被视为蜻蜓点水,而是被视为对过去多年经济加杠杆的总体矫正,是一次将有很大痛感的去杠杆。当然,去杠杆不是蛮干,在这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加杠杆和稳杠杆的尺度拿捏,以保证经济不失速,但中国经济去杠杆,这一次是要动真格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南方基金

扶贫搬迁 新楼房斗不过“文化”心结

扶贫搬迁 新楼房斗不过“文化”心结

。“牛几乎就是我们苗族的图腾,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牛,搬迁到县城里,只怕是连牛都看不到了!”

经济动能转换获三大支撑

直击“后高考经济”三大痛点

直击“后高考经济”三大痛点

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发出, 2017年高考尘埃落定,各地考生和家长又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有人选择旅游放松,有人准备出国留学,还有人选择美容整形… …然而在“后高考经济”火热的背后,一些不法商家悄然埋下了一个个“消费陷阱” 。消协提醒,准大学生”美容整形一定要去正规的大型美容医疗机构,不要贪图便宜,一旦上当受骗,不仅会遭受财产损失,还会对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网购“小便宜”暗藏“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