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张画儿 窥探艺术史里宋元明清这一千年(上)
2017-02-24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每年最早的春拍,都来自于海外,一般来说都是日本的东京中央拍卖拉开全球春拍的第一幕。然后是纽约苏富比,然后香港、北京、上海等地。不是圈内人,可能会很疑惑,买张画,为什么要全世界飞来飞去,难道国外的中国画,会比中国还多?

  这就牵扯到历史原因,以日本为例,从唐代第一个遣唐使到达中国开始,日本人就特别喜欢中国书画,除了当时朝廷赏给他们的,他们自己还没事就跑到中国来买。日本人认为最好的保护就是一丁点儿都不变。如今散落在日本各岛上的古代书画数量可观,并且在几十年内都未曾公开交易过,也就是圈内很青睐的生货。

  而美国也存有大量的中国古代书画,这主要是民国时期大量的外销。当然,也有抢掠的盗卖的,想起来也是令人扼腕,心情沉重。事情都有两面性,也正是因为在国外的妥善保存,使得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好东西。这次2017年东京中央的春拍就出现了四件难得的中国古代书画,这四件东西的创作年代,恰好是宋元明清,这些作品早早地漂洋过海,数百上千年来默不作声,却完美的完成了一件事情:文化输出。

  宋人摹王羲之 已经是项元汴的无价宝

宋摹本 王羲之一门《万岁通天帖》手卷

宋摹本 《姨母帖》

  这第一件宝贝,是宋代的物件儿,名为《万岁通天帖》宋摹本。摹本,即是在没有照相术的时代,能够将真迹流传广诵的载体。因为古代没有照相机,没有印刷机,想要让一件书法作品被更多人看到怎么办?两个办法,一个是手工双钩临摹,用双钩法把字形勾勒下来,再填,这种是白纸黑字;另一个办法就是刻碑,刻好了以后印制拓片,就是黑纸白字。

  在古代,想学习艺术真的是很难,别说看真迹难,连看复制品都很困难。在过去,碑帖收藏比字画收藏高级,碑帖被称为“黑老虎”,就是因为,人们觉得印名迹不容易。这本《万岁通天帖》宋摹本,临摹的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家族的十张帖。山阴王氏真是一个神奇的家族,不仅出了书圣王羲之,连他的伯父、儿子和侄子们也都是书坛大佬。这部《万岁通天帖》集合了王氏家族七人的十张帖,个个都是大腕儿,所以又称为《王羲之一门书翰》。

  这部帖在王氏家族的子孙手里一代一代传下去,直到武则天当了皇帝,王羲之的后世子孙王方庆,把这件宝贝献给了武则天。他献上的不仅是这卷帖,而是一个特别全的十卷本,里面包括王方庆的十一代祖王导,十代祖王羲之、王荟,九代祖王献之、王徽之、王珣,一直到他曾祖父王褒,王家一门28人的墨迹珍本。这一年正好是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由此才有了“万岁通天帖”这个名字。

  王方庆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把自己祖宗的墨迹全部献给皇帝,然而武则天并没有将这部法帖据为己有,她欣赏够了,就让手下人摹了几本留着,把原来的那本集合了王家一门28人真迹的《万岁通天帖》还给了王方庆。

  这样王羲之的真迹,就变成了民间收藏。民间收藏的脆弱性在于,一旦遭遇战乱、天灾、人祸,民间藏家对于文物的保护能力很弱。后来,这卷真迹就不知所踪了。也就是说,今天我们都说王羲之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家,但没有一个人见过他本人亲笔写的字,我们看到的都是当时的摹本。辽宁省博物馆目前还保存着一件唐代的《万岁通天帖》摹本,价值已经难以用金钱衡量,有人甚至认为这件摹本比起神龙本《兰亭序》更能够代表东晋时期的王氏书风。

  这次东京中央春拍出现的《万岁通天帖》摹本,是宋代的摹本。宋代摹本肯定不可能是看着真迹去临摹的,应该是唐摹本的摹本,经过几百年的距离,这个摹本肯定有变形走样的部分,但是也能表现出,宋人眼中的王羲之是什么样。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宋摹本和唐摹本的细节,再看《万岁通天帖》中的《初月帖》,可以发现,宋摹本比唐摹本来说,字形还在,但从风神、笔墨细节、速度感和节奏感上来讲却略有差异。但是,这在古代,已经是了不得的好东西了。不信,看看历代收藏者阵容就知道了。

  首先,这件宋摹本《万岁通天帖》,在宋代曾经归南宋贾似道收藏,贾似道是南宋理宗时的权相,宋代很多好宝贝都经过他的手。贾似道号“秋壑”,因此,我们现在仍然能够在这件东西上看到贾似道的收藏章“秋壑”。

  既然是贾似道过手的东西,那么一定和南宋内府收藏脱不了干系的。果不其然,卷上还有北宋时期宋徽宗内府收藏印章“双龙”和“宣和”两印,又有南宋的宋高宗内府收藏印章“绍兴”印,可见在宋代时,这件东西就一直是内府收藏。有可能是北宋徽宗时内府高手依照唐代武则天时期的摹本所摹。

  到了明代,这件宋摹本《万岁通天帖》到了海内收藏巨擘项元汴的手中。项元汴的书画收藏之厉害,能顶得上今天的故宫博物院。他在这件宋摹本后面留下了一段跋文:余家世传奇迹有九,斯卷居第二。按钟绍京法书宗旨云:此十帖为献唐王方庆家世宝。天后作聪明命进览勑裴耀卿摹本,藏内府,仍以真迹归还方庆。历代为御府收藏。宋末为贾秋壑秘藏,后复为吾祖八一公购为永秘。余小于笃于好古,收贮名墨虽多德,如此帖者,千不得一也。缘装餙被蠧粉,令为重装,复识数言于纸尾鹥。明嘉靖三十(1551)年,檇李山人项元汴谨书。

  按照跋文的意思,项元汴认为他们家收藏的绝顶珍迹有九件,而这件宋摹本能排得上第二名。这件东西是项元汴的祖父“八一公”购买的,属于祖传的宝贝,项元汴称其为“千不得一”,可见这件摹本在他眼中的珍贵程度。话说在古代传世法书墨迹的价值,普遍要高于绘画,这一点和今天有很大不同。

  卷后还有沈树镛(吴湖帆外祖父)的跋文,他说:“世传项氏千金帖有三,此卷其一也。”可见沈树镛也知道,这件宋摹本是项元汴三件价值千金的法帖之一。

  元代杨叔谦 画下赵孟頫的容颜

  说完了宋代,我们来到元代。中国文人画历史上,宋代苏轼、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三个人,是最重要的三个人,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促成了整个画史的转向。

  图中这件小像,画的就是元代的赵孟頫,他虽然是汉人,而且还是南宋赵家人后代,却深受元代皇帝的欣赏,官居一品,名满天下。这张小像的作者,是元代的著名画家杨叔谦。据赵孟頫《松雪斋外集》的记载,杨叔谦是元朝的工部官员,官位属于“诸色人匠”,这个部门基本就是负责制造朝廷所需的金银器、绘画雕塑等物件。杨叔谦经常给皇上画画,还和赵孟頫合作过《农桑图》进献给当时的元仁宗。

  画中的赵孟頫头戴乌纱帽,身穿朱色朝服,手执笏板,神态安然而机敏。虽然已经皱纹眼袋一大把,但仍然不失儒雅,可以推测年轻时长得不难看。

杨叔谦(元)画 赵孟頫(1254-1322)自题小像

  杨叔谦画完后拿给赵孟頫看,赵孟頫在旁边题跋道:“延佑五年,提举杨叔谦画,时余为翰林学士承旨年六十有五。”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张画儿作于1318年,赵孟頫在这一年65岁,官已经做到了翰林学士承旨。赵孟頫在后世人的心目中的形象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其气节被很多人诟病,但另一方面,他在书画史上的地位却又无人能够撼动。抛开政治问题不谈,只说赵孟頫在书画上的建树,的确是古今独步,八百年才出一个的。他的书法,世人称之为“松雪体”。

  从这件小像的题跋文字来看,用笔平稳,透着雍容的清贵之气,正是他典型的楷书风格。清代的乾隆帝一辈子就是学他的书法,但也不知道为啥学的像软面条似的。这样的元代大画家画大画家的作品,自然引起了历代收藏者的兴趣。

  有趣的是这件东西是元代重要作品,但最早的题跋却是从清代开始。这就牵扯到一个装帧形制的问题。

  赵孟頫的年表记载了杨叔谦为他画小像的事情,但并没有记录当时的形制。明代陈继儒(董其昌的朋友)的《泥古录》中记载这件作品是画轴,而清代卞永誉记载为册页,晚清学人选学斋崇彝,则于其《选学斋书画寓目笔记》卷九中,记为手卷。

  可见这件东西不停地被重新装裱过,画心也存有册页的折叠痕迹,而正是这样的装帧,使得之前过手的人,无法留下题跋。恰好,这个手卷的引首,是清代的碑学大家伊秉绶题写的,那么可以推测,这件东西被重装为手卷的年代,大概也就是清朝中期。

  此后,才引来了众多清朝收藏和过眼者的题跋,包括狄平子也为它题写了签条。民国时期著名书画期刊《艺林旬刊》、《湖社月刊》都曾经出版过这件作品。(马倩雯 民国画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城市二次供水遭遇“最后一公里”难题

城市二次供水遭遇“最后一公里”难题

由于供水管道分段管理、居民物权意识弱、监管乏力等原因,二次供水屡屡陷入“物业公司喊冤、供水企业叫屈、群众不便”的困境。

·把脉医改:基层积极性有待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