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豆粕期价呈现远强近弱的态势。一方面是移仓换月带动;另外一方面是市场预期远月大豆供应将呈现偏紧格局。目前全球大豆市场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预计豆粕M1705合约后期上涨的概率较大,建议可逐步布局远月合约多单。
全球大豆库存紧平衡状态显现。根据世界大豆供需平衡表分析来看,2015/16年度大豆库存消费比数据仅为16.85%,2014/15年度大豆库存消费比为18.40%,本年度库存消费比较上年度减少1.55%。11月份,福四通预测美豆单产调高至52.80蒲式耳/英亩,产量上调至43.86亿蒲式耳,单产和产量均达到历史高峰,但是同期另外两大大豆供应国却出现了产量预期下调,巴西和阿根廷2015/16作季大豆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而且出现下调。因此美豆的产量增加仅是弥补了巴西和阿根廷产量的减少空缺。需求方面,随着人口的增长,印度和中国的大豆需求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这就造成了供给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需求的增长幅度。综上来看,世界大豆供需已经呈现紧平衡状态。
南美种植面积扩大有限。首先,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可能较预期减少。主要因为阿根廷农业政策的变化。在去年阿根廷新政府上台之前,承诺将此前高达35%的大豆出口关税以每年5%的幅度下降,直至完全取消,并且立即完全取消玉米和小麦的出口关税。去年新政府上台后,确实兑现了大豆出口关税下降5%至30%,同时也完全取消玉米和小麦的出口关税的竞选承诺。但今年新政府却未能继续兑现竞选承诺,今年不再继续下调大豆出口关税,主要因为政府收入下降。如此就导致大豆的种植效益要低于玉米和小麦,农户将减少大豆的种植面积,而转种玉米和小麦。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计,今年阿根廷大豆播种将会减少3%至1960万公顷。
拉尼娜预期强烈。拉尼娜现象或在今年四季度形成,将不利于南美大豆的生长。美国大气和海洋管理局(NOAA)预测今年秋冬季形成拉尼娜的概率为70%,高于之前预测的55%至60%。根据监测指标nino3.4指标显示,拉尼娜确实在逐渐形成当中。一旦拉尼娜现象形成,将导致南美地区出现干旱少雨的天气,不利于大豆生长。
生猪存栏量稳步回升。国内猪粮比稳定在8.8至9.8附近,猪粮比代表着养殖利润,养殖利润整体仍处于相对高位,这将会继续支撑养殖户的积极性。根据中国农业部对4000个监测点的监测显示,2016年9月,生猪存栏量为37709万头,较上月增加38万头,这是连续的三个月的生猪存栏量的回升,生猪存栏量的回升将会提振饲料企业的生产加工积极性,对豆粕期价有一定支撑。
5月份饲料生产旺季。通过去饲料的月度产量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饲料的产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般3月至5月份饲料生产开始启动,6月至10月份生产进入高峰阶段,11月至次年2月产量开始回落并达到年度低谷。因此在明年的5月份,饲料生产恢复,南美大豆尚未全面上市的背景下,这将会支撑豆粕期价的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