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中国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已成功于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了“工元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以下简称工元一期),发行规模为10.77亿元人民币。这是我国首批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启动后,工商银行发起的首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迄今为止,四大行均发行了不良ABS。
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将拓宽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与融资方式,加快处置效率。此前,国务院批准六家商业银行500亿元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额度,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均推出了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产品。
工元一期发行文件显示,此次工行发行规模为10.77亿元,其优先档发行规模为6.64亿元,占比61.63%;次级档发行规模为4.13亿元,占比38.37%。两档均获得超额认购。
“本期证券是目前首单成功引入多种类型次级投资人参与的对公贷款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除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外,证券公司、上市公司、基金公司等其他机构投资者也参与了次级档投资,进一步扩展了不良资产投资者的范围。”工行方面表示。
据悉,工元一期入池资产为商业不良贷款,本息未偿余额合计为45.21亿元,次级、可疑类占比分别为87.43%、12.57%,涉及138户借款人的549笔贷款,抵质押比率为73.06%,初始超额抵押比率为419.82%。
中诚信预计资产池整体回收率为31.09%,中债资信预计资产池整体回收率为27.99%。
值得注意的是,工元一期入池资产的贷款行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较高。其中,贷款最集中的前三个行业分别为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本息余额占比合计达88.17%;区域最集中的三个省份分别为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三省未偿本息余额合计占8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