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推动国际秩序走向更加公正合理
2016-09-29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现在,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正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事实深刻证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因此,必须对基于国际旧秩序的全球治理体系进行变革,使其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走向更加公正合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这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坚决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坚决维护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换来的二战胜利成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积极参与制定海洋、极地、网络、外空、核安全、反腐败、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治理规则,推动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在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袖的风范和气魄,首次全面阐释中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发布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二十国集团议程,引导峰会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的成果,赢得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和赞同。由此足见,中国在现有国际秩序和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作出的贡献越来越重要。

  “合则强,孤则弱。”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中强调:“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好地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同时,要推动建设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周边区域合作,加强国际社会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中国该如何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但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把能做的事情、已经形成广泛共识的事情先做起来,拓展杭州峰会成果,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加强亚信、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机制建设,加大对网络、极地、深海、外空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的参与。要继续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关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理念,坚持要合作而不要对抗,要双赢、多赢、共赢而不要单赢,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合作面,引导各方形成共识。要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传播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培养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全球治理人才。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当前,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我们必牢记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买买商城

分享经济“问诊”大城市“拥堵病”

分享经济“问诊”大城市“拥堵病”

建议以公共交通为切入点,进行“分享型城市”试点。同时,建设城市分享经济,也要推动以网络实名制为核心的诚信体系建设。

“独角兽”平台纷涌分享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