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德:新安江畔美丽江城
2016-04-06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这是一座积淀了深厚历史文化的千年古城,融合了古老的徽州文化,写下了千年严州府的繁荣历史;如今,她又以山水休闲城市而被人们熟知,一泓碧波荡漾的新安江水,为她的美丽增添了无尽内涵,造就了“美丽江城”建德市。

新安江城东夜色 程知昔 摄 

  浙江历史源头无可争辩

  建德,地处浙江西部,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位于千岛湖-黄山这条黄金旅游线的中段,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个重点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建德的地貌可以用“八山一水一分田”来形容,山岭属天目山、千里岗和龙门山系,千米以上主峰有12座,新安江、富春江、兰江、千岛湖,如一条条蜿蜒的碧罗带,将建德装扮得如诗如画,使建德拥有了“山川毓秀,人杰地灵”的美誉。

  建德古为越地,置县于三国吴黄武四年(225),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李白、孟浩然、范仲淹、陆游(祖孙三代)等人都曾在此为官或游历。建德是由原来建德县和寿昌县合并而来,曾经寿昌县和建德县都隶属于严州府。严州文化融合了徽文化和吴越文化,九姓渔民民俗文化、新叶古民居农耕文化等是严州文化独特的亮点。

  19世纪70年代,中国第十四地质大队在建德市李家镇新桥村乌龟洞发现了一枚距今已有10万年历史的古人类牙齿化石,考古学上把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建德人”。“建德人”的发现,是浙江省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原始人遗迹,揭开了浙江省境内发现古人类化石的序幕,为研究建德境内乃至新安江流域的远古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建德人”的发现,为浙江的史前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为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乃至反山文化找到了历史的先导,从而成为无可争辩的浙江历史源头。

  半朵梅花城故事说不尽

  1992年,建德撤县置市。全市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总面积2364平方公里,人口51.02万,梅城属于其中一镇。

  “天下梅花两朵半:北京一朵,南京一朵,严州半朵。”这是严州人最为自豪的一句口头禅。“梅花”是指梅花形的城垛,只有京城城墙的城垛才能做成梅花形,严州古城也因此被称为半朵梅花城,这也是梅城的由来。

  梅城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城,地处钱塘江流域的中段,上距安徽省古徽州300里,下距浙江省会杭州城300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古城北枕巍巍乌龙山,南临浩渺三江口,东出富春江小三峡,历史上曾是古睦州府、严州府、建德县治所在地。

  早在三国吴黄武四年(225)之前,梅城只不过是江南地区临江的一个普通渔村,由于地处三江口,人口可能相对集中一些。到了三国吴黄武四年,孙权把梅城从扬州郡析出,成立一个县,归睦州管辖,并将他的爱将孙韶封为建德侯,寓意为“建功立德”,由此县名也叫建德,并一直沿用至今。到唐朝初年,陈硕真占领梅城,成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

《聊斋志异》首印之地青柯亭 

  杜牧诗中的“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月花”,孟浩然描摹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写的是梅城景色。谢灵运、李白等大诗人也为严陵山水增添过不少光彩。而作为江南传统文化重镇,《水浒传》、《聊斋》、《金瓶梅》、《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历史名著都与梅城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时至今日,坐拥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古严州梅城的魅力仍历久弥新。

  丰腴的梅城,自古以来,养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有战功卓著的孙韶,有忠言直谏的江公望,有诗画清新的王绎,有艺术高超的方叔和热心教育的方调卿,还有当代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戏曲专家、红学专家戴不凡先生。

  梅城城北有一座乌龙山,东西绵亘60里,是北岸临江第一高山。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古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有“江水细如绳,故城小于掌”的感觉。千年古刹玉泉寺就在乌龙山南麓。

  寿昌镇是一个古老集镇。三国吴分富春置新昌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更名寿昌县,寿昌之名始此。唐至德年间(756年~758年)寿昌县治从白艾里迁万松镇。此后,这里一直为寿昌县治,至1958年并入建德县时止。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厚的民俗,寿昌有“二月十”、新叶有“三月三”、李村有“二月二”,这些民俗都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和民间表演等元素,保留了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大慈岩镇新叶古村,是一个有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村,村里至今完好地保存着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

  经过30年的发展,建德已形成以市政府所在地新安江城为中心的东、南、西“一城三线”的旅游格局。东线以富春江七里扬帆景区称美,有“山青水清史悠境幽”的风景特色,是一条山水风光旅游线,主要景点有:南高峰、青柯园、玉泉寺、开元寺、子胥渡、江南村、葫芦瀑布、骑龙峡等;南线是自然生态风光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旅游线路,主要景点有:大慈岩、灵栖胜境、新安江温泉、新叶古村、绿荷塘楠木林、十里荷花等名寺、名洞、名泉、名村、名园;西线是自然山水与红色旅游、工业旅游融为一体的观瞻旅游线路,主要景点有:新安江水电站、好运岛、情人谷等。

  悠悠建德,就像一本搁置已久的古朴的书,只要你轻轻掸去她身上的积尘,掀开其中任何一页,都能读到优美的文字,拣拾起古人失落的梦。站在每个屋檐下,都有说不尽的故事。

  山川毓秀自古就宜居

  一座城市因为一个温度而变得万种风情、百媚丛生。这个城市就是建德,这个温度就是17度。

  1957年4月,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在建德新安江街道(原新安江镇以西6公里的桐官峡谷中)落成,一江碧水逶迤东去,大坝隔出的高峡平湖和大坝拦起的100多米水深,宛如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造就了迷人的景色和宜人的小气候。由于新安江水常年保持14至17度的恒温,因此“17度的建德新安江”成为一个独特的品牌,17度的江水,17度的气候,17度成了建德新安江的重要标志,使新安江成为名闻遐迩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胥岭春色 

  建德新安江,“锦峰绣岭,山水之乡”,以“水清、风凉、雾奇”三绝闻名于世。其中,江雾是新安风景长卷的点睛之笔。新安江的雾,当然因为那17度江水。它们相生相辅,没有这江好水,就没有一江奇雾;没有这江奇雾,就衬不出一江好水的灵性,就更没有建德这座城市的清凉奇幻的缘起。

  一方水土浸润一方人文。建德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其美丽山水是分不开的。

  建德山水灵秀,自古就是“生态宜居之城”,早在1300年前,时任睦州刺史的杜牧被其倾倒,留下“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好树鸣幽鸟,晴楼如野烟”的诗句。今天的建德,正在续写古人诗意生活的新篇章。

  建德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五水共治”以来,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生活更幸福了。定居在新安江的广东人老王笑着说,每天6点钟起来,穿过新安东路,拐到江滨大道,沿着杨柳依依的新安江边直走,看看山、看看水,一天的心情都很舒畅。

  生活宜居,宜在随处可见的“绿”。全市森林覆盖率88%以上,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原生态楠木森林公园,有富春江和新安江两大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华东地区生态保护最佳的情人谷与葫芦峡。这些城市“绿肺”每年吸走二氧化碳140万吨,释放氧气100万吨,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建德市区位交通图 

  凡是来到建德的人,无不被这里的灵秀山水所吸引。建德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总降水量1600毫米,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760小时。更让人嫉妒的是,每年的台风,总是和建德擦肩而过,虽然带来一些风雨,却难有很大的灾害。于是李白用“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来描写他眼中的诗情画意。

  古老与现代交织,人文与山水融合,为建德这座城市谱写了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为建德这座古城营造了优美的山水、人文、生活宜居环境。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建德市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工业强市、服务业兴市”四大战略,其中生态立市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努力将建德建设成为山清水秀、地净天蓝的生态宜居城市。

  “十三五”期间,建德生态环境要更加优美,持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五水共治”、“森林建德”等工作走在浙江全省前列,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以上,不断改善城乡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基本形成具有建德特色的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明体系,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奇雾梦绕、芳草斜阳,泊舟烟渚、小巷人家、击楫中流……”这些常在人们的梦中出现的故乡意境,在建德、在新安江畔等着与你相会。

  本稿件由建德市委宣传部郑勇军、徐斐采写供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京津冀产业协同周年考”

“京津冀产业协同周年考”

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是协同发展的一条主线。一年多来,三地政府部门彻底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联手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产业升级转移正在积极进行。

丰产不增收 种粮大户忍痛“退租”土地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 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

椰岛鹿龟等51家酒企陷“伟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