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是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与国际上比较发达的保险市场相比还有差距。西方发达国家,无人、无事、无物不保险,而中国的灾难赔偿更多的是依靠在政府财政身上,长期下去可能给财政带来很大负担。
同时,目前国际上巨灾的补偿水平在30%至40%,例如“911”的赔偿是380亿美元,其中保险占51%,达到196亿美元,政府赔偿占42%,还有一些慈善机构捐款等。而我们国家赔付比例还比较少,例如汶川地震,损失3000亿,保险赔付18个亿,只占0.2%。未来将通过制度安排等来提高保险赔付的能力。比如,关于设立城县居民住宅巨灾保险的建议已经提交国务院,目前在云南进行巨灾房屋保险试点;在深圳试点灾难人员保险,每一个在深圳工作的人,由于台风,泥石流等造成损失给以赔付;在宁波试点灾难既保人又保房。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保险赔付水平,包括宁波台风损失300亿,赔付了38个亿,比例达到11.4%,赔付水平比之前有了大幅提高。通过市场机制成立再保险联合体,以及向欧洲等境外发行地震灾害债券等提高中国灾难保险赔付水平。
现在社会资本申请保险牌照比较多,目前在排队有200多家。但保险业毕竟是金融行业,关系到金融资源分配和金融安全,在审批上比较慎重。保险公司首先要姓“保”,成立保险公司首先是要做保障的,“扶危济困、雪中送炭”,首先必须有这个思想准备,否则就不要申请。一般申请者要具备4中条件:自身条件硬,首先要有良好财务报表;良好连续投资能力;社会信用要好;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同时,在审批保险牌照时服务全局战略也是考量的一个重点,例如推进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建设;关注西藏、甘肃、内蒙古等保险机构的空白地区;致力于在科技保险、远洋航运保险等专业性、创新性领域的保险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