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梦
2011-02-11   作者:周天勇(中央党校教授)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文章索引

为什么要提出和讨论中国梦? 数亿农民的新生活梦
安居乐业梦 社会保障梦
公共服务梦 环境优美和家庭平安梦
精神生活梦

  安居乐业梦

  如果按照户籍人口的30%计算,现在城市原住居民有4亿人口的规模;随着从农村转移的常住人口不断变成定居人口,城市居民人口的规模在2040年时,有可能达到80%,城市固定居住人口的规模可能达到12亿左右。这10多亿人的梦想,是未来中国3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劲的动力。

  (一)住房梦

  在城市中拥有属于自己的舒适而体面的一套房屋,是每一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最重要梦想。
  就目前来看,城镇住宅供给与需要的缺口巨大。2010年城镇住宅面积约112亿平方米,如果2010年底城镇居住人口达到64000万人,那么人均住宅面积仅为17.8平方米。城镇中大约20000万人为进城农村人口,按照农民人口每人20平方米和城市居民每人30平方米的标准衡量,城镇总共需要住宅172亿平方米,即使平均计算,不考虑多套房和住宅面积较大的家庭因素,目前的住宅需求的缺口也达60亿平方米之巨。
  我们能在近几年填补现在这样一个60亿平方米,甚至更大的住宅需要缺口吗?我们的制度、房价和土地资源,在未来的30年中,能满足12亿人口的居民住房梦吗?政府有可能用建设廉租房或者其他保障性住房的措施,满足这样庞大的住宅需求吗?最为经济的、能调动人民积极性并且不会使政府财政破产的途径,就是高收入人群的住房完全由市场解决,中等收入人群的绝大部分由市场解决,政府要控制房价收入比,控制房价增长不超过收入增长,并且鼓励农村的宅地林地耕地流转,使农村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形成在城市中买房的一部分支付能力。剩下一小部分低收入人群,则由政府保障房来解决他们的居住需求。我认为,只要思路正确,理顺有关体制和机制,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居住问题并不难解决。

  (二)就业和创业梦

  就业是绝大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之源,生活之本;而创业则是城市人,特别是一部分中青年人的富裕之道,成就之路。相当多的城里人,特别是毕业的大学生们,复转的退役军人们,向往有一份安稳的、收入较丰和交足社保的工作;其中的一部分城里人,他们想自己投资一家工厂,开办一家公司,注册一个诊所等等,还有一部分城里人,他们想成为投资人、企业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律师、医生、公务员、研究人员、工程师、科学家、教授等等,通过学习知识,甚至是终身的学习和实践,在自己的领域中拼搏,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未来12亿中国城里人的就业和创业之梦。
  从中国劳动力供给趋势看,一是由于劳均耕地相比世界他国太少,由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较快,劳动生产率太低,农业中现存的劳动力过剩异常严重,中青年劳动力,特别是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源源不断地向城市中流动,未来的五年中,年转移压力在1000万左右;二是城镇中高中毕业、大中专学生毕业,复员军人,新增的劳动力,企业破产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劳动力供给也在1000万人左右;30年后,城市中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将从现在的3亿人左右增加到7亿人之巨,未来城市平均每年的新增劳动力就业供给压力为1330万。
  而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看,一是中国公务员和事业领域供职人员的规模已经太大,税费之沉重已经不能再供养更多的就业人口了;二是工业内部,由于劳动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社保、养老、医疗等保险的规范,劳动成本上升,也推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整体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弱,甚至未来一些产业的衰落还要挤出劳动力;三是农村和农业领域不仅不能再吸收劳动力就业,每年还要向城市挤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四是由于城市化的滞后,包括体制对服务业发展的歧视,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低于与我们同样发展水平的国家;五是从地方政府GDP和增加税收的取向看,更愿意发展相对吸收劳动力就业弱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而忽视能大量容纳劳动力就业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发展,并且由于城市管理和建设与小商小贩小店的冲突,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发展还受到损害和限制,注册登记准入、税费负担、繁多的检查和罚款、融不到资等等都是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中国难以正常发展的体制障碍。
  与欧美国家工业化过程不一样的是,现在的世界格局,中国不可能大规模输出人口,中国注定要在自己的国土上解决数亿人的就业和创业需要。未来将近12亿的中国城里人,能通过就业和创业,实现他们的梦想吗?
  东亚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是人口密度大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在二元结构转型过程中,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很长时期里,其失业率都很低。这里的关键是,他们采取能大量就业的劳动密集产业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在企业规模上他们采取了能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小企业立国立岛的举措,在产业结构上采取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日韩等在城市化过程中所走过的解决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道路,应当成为中国未来学习的模式。


1234567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周天勇描画中国道路路线图 2011-01-28
· 周天勇:“十二五”可主攻氢能源战略 2010-08-05
· 周天勇教授谈资源和环境问题 2010-07-23
· 周天勇:中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 2010-05-14
· 周天勇: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五大基本任务 2010-02-05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吴敬琏:改革要让老百姓富起来·[思想]周其仁:“伊拉克蜜枣”与治理通胀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