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频道(2010版) >> 经济理论
以公共风险为导向完善我国社保制度
2010-06-04   作者:财政部财科所 刘尚希 张晓云 王敏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公共性消费风险是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动力

  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社会保障不是一日建成的,是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各种不确定性引致的公共性消费风险,成为社会保障制度成型的原始动力。

  18-19世纪工业化与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18-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大机器广泛使用,雇工也大量增加,技术与设备的简陋,加上资本家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以强迫工人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作业,致使工伤事故不断发生。大量伤病使许多家庭陷入生存危机。社会矛盾也就随之加深。因此,通过安抚受伤者及其家庭来化解这种公共风险,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1883年德国《疾病保险法》首先获得通过。1884年,《工伤保险法》也获得通过。至此,社会保障制度从济贫、救助阶段上升到保险阶段。

  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929-1934年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摧毁了美国的经济,也严重摧毁了许多美国家庭的消费。“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最乘人不防而入的恶疾,是我们这个时代西方特有的社会弊病。”由于胡佛领导下的联邦政府面对大萧条无所作为,对各州的救援行动也没有给予响应,美国许多家庭的生活状况达到了崩溃的边缘,最终导致了胡佛的下台。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时,全国面临着骚乱、暴动甚至革命的危险。
  罗斯福上台之初采取了两条措施来应对大危机:一是举办公共工程;二是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障项目。罗斯福把整个联邦政府都投入到救助的社会运动当中,举办了大量的公共工程,为成千上万失业者提供了就业的机会,部分居民消费状况有所改善。1933年5月,罗斯福签署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依据该法建立起第一个全国性救济机构“联邦紧急救济署。”政府把紧急救济的重点放在紧急救助项目,但是实际上涵盖了失业救济的所有方面。罗斯福政府的政策化解了公共性消费危机,打消了美国社会弥漫的悲观失望情绪,成功恢复了人民对国家基本制度和经济状况的信心,阻止了危机的恶化和蔓延。但是,由于“联邦紧急救济法”仅只是一种临时性急救措施,在举办的公共工程完结之后,大约400万人又重新加入了失业的行列。这迫使罗斯福考虑更加长远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仅要包括紧急时期的救助计划,还要有防止危机再次发生时的基本消费保障计划。
  1935年8月14日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该法为美国社会设置了两道防线:缴费性的社会保险和公共援助。该法确立了老年保险(抚恤金)、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的公共援助、失业保险(补偿金)、孤寡、残障儿童和盲人的公共援助以及资助州和地方公共健康事业的联邦项目。成立了联邦社会保险署,管理全国社会保障事务。“新政”使美国基本上摆脱了经济危机,挽救了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

  二战以后的社会危机与英国福利国家的形成
  发端于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严重打击了英国的经济,使英国经济长时间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二战爆发后不久,英国的经济受到极大破坏,人民生活贫困,处境悲惨,而英国传统的旧的济贫制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1942年,英国根据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开始对社会保障制度重新建设。报告中确定了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消费支出需求,包括食品、衣物、燃料、照明、房租等。从1945年开始,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社会保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家庭补助法》、《国民工伤保险法》、《国民救济法》以及主管国民保险部门的《国民保险法》,加上其他有关政策法令,使英国成了社会保障法律最完备的国家。英国的保障制度包括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完整全面的、从摇篮到坟墓的国民保障体系。


12345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社保基金投资PE额度还有10倍空间 2010-04-13
· 开征社保税起码需解决三个问题 2010-04-06
· 社保税是否增加个人负担引热议 2010-04-06
· 650亿元国有股划至社保基金 2010-03-30
· 社保基金迈更大步伐“出海” 2010-03-30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