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全球通“被叫全免计划”实施,号称将使北京地区全球通客户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彻底的单向收费服务。然而,此举一经推出,就被不少手机用户质疑为移动公司的又一次作秀。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每一次手机资费调整,都是运营商将受惠人控制在一个很小的特定范围,从而保证自身“利益最大”。结果手机资费正日益演变成由运营商主导的“胡萝卜诱惑”游戏,令消费者无从选择。
  此事再次引发关于社会对手机资费的全面质疑和强烈关注,消费者要求取消种种不合理收费以降低通信资费的呼声日高。一些专家呼吁:取消双向收费、取消月租费、取消漫游费及各种套餐,消除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高价阻碍”,已势在必行。
 
手机单向收费别成了“空心汤圆”?
  专家认为,随着电信用户骤增和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电信运营成本已大大降低,电信行业蒙人的把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降低资费首先靠行业自律,如果运营商不愿“自我革命”,政府行政力量就需介入,通过对电信成本真实、精确的核算,规定合理的、用户能够接受的收费标准,从而铲除暴利。[详情]
当“单向收费”成消协目标
  也许,在全国众多的消协机构中,北京市消协的做法并不具备普遍性;也许,在北京市消协定下“一个降低,四个取消”这样的目标任务时,并没有角色定位的自觉意识。但毕竟,这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开始。[详情]
手机单向收费咋就这么难!
  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说:“电信公司盈利是个进步,但也要注意到这些垄断部门的盈利有时并不是通过好的管理和节约成本,而是通过转移收入把老百姓的收入刮走了。”可以说,如果没有刚性的法治环境发挥制度张力、没有监管部门基于民生立场的纠偏与惩戒、没有对垄断企业社会责任的量化制约,类似“被叫全免”的闹剧仍有可能发生。[详情]
单向收费:政策喜剧何以异化成市场悲剧?
  如果没有刚性的法治环境发挥制度张力、没有监管部门基于民生立场的纠偏与惩戒、没有消费者抗辩的威慑力、没有对垄断企业社会责任的量化约制、没有公民与政府间正义公平的利益表达平台……“政策喜剧”难免还会有异化成“市场悲剧”的风险,而这,决不单单是“单向收费”的困境。[详情]
北京移动在与用户逗趣斗气?
  不错,北京移动拥有庞大的忠诚用户群,不管你月租费不变,也不管你资费居高不下,大多数人依然不离不弃,但这并不能保证今后人们还能一如既往。如果北京移动老是把自己的用户当猴耍,隔三差五地让人算算术、做数字游戏,只怕时机一到(比如电信市场开放),大家就会与你算总账,弃你而去、另择高枝,到那时,岂不悔之晚矣![详情]
北京移动糊弄消费者开历史倒车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用垄断资源“套”消费者,必然会有终结的时候,如果不想日后被消费者“反套”,笔者要提醒北京移动和其他通信服务企业,请你们尽快把各种不合理资费降下去、把自己解脱出来。[详情]
手机单向收费:公众权利之殇
  因为,在一个商品经济社会中,公众的话语权利得不到尊重,公众的《宪法》权利得不到实施,就不能对侵害公众权益的行政垄断行为事实“制裁”,这难道不是一种“公众权利之殇”吗?这难道不是一种社会之痛吗?也许,这才是单向收费背后的真正问题。[详情]
清理资费套餐比单向收费更重要
  3G时代,语音业务对于运营商来说逐渐将成鸡肋,语音业务和增值业务并重将会给运营商服务带来更加复杂的局面,因此,运营商完全可以在套餐中设置更多的壁垒来再把消费者弄晕。
  所以,各方面要携起手来,督促运营商将清理套餐进行到底![详情]
·北京移动信用减持的代价 ·单向收费请别再忽悠我们
·消协明确目标:一个降低 四个取消 ·手机“单向收费”是一个美丽故事
·电信资费“软着陆”需社会宽容心态 ·“霸王条款”与“小家子气”
·“套餐”,终于把自己“套”晕了 ·清理资费套餐比单向收费更重要
质疑一:资费套餐“搞成了一种价格欺诈”
  目前国内各类手机套餐多达几千种,仅上海移动全球通一个品牌的套餐就有11种之多。占天津约1/4市场的联通天津分公司旗下,也有18种手机卡及资费套餐。“看不懂”的套餐究竟“物超所值”还是“消费陷阱”?[详情]
质疑二:漫游费成本趋近于零应该忽略不计
  “我知道漫游费贵,但是没想到这么贵。”在北京工作的孙晶春节后受单位委派到天津一家单位实习,为了省电话费,他专门办了一张天津本地电话卡。“来往密切的朋友我都已经通知他们工作日时打天津的电话。因为怕有急事,平时北京的电话我也开着。[详情]
质疑三:月租费收取50元没有道理
  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前不久公开表示,今后中国移动新的资费套餐必须是单向收费,他还说,目前中国移动一半手机用户为单向收费。
  北京移动此次宣布推出全球通“被叫全免计划”,号称是切切实实完全免费。[详情]
李贺林:电信行业的定位应该是一个微利行业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北京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李贺林说,电信行业的定位是一个公共性的、自然垄断性的行业,应该是一个微利行业。在这个基础上应该考虑价格的定位,而价格形成的机制,不应该由电信企业或某一部门说了算。[详情]
刘俊海: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资费确定机制和电信营销方式
  刘俊海说,电信行业是一个带有较强垄断色彩的产业,既然坐享垄断市场份额的机会,就应当接受政府更多的价格管制,接受社会平均利润率的约束。要构建和谐的通讯消费环境,彻底理顺消费者与电信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真正实现利益双赢,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资费确定机制和电信营销方式。[详情]
王学庆:新资费方案是混淆视听的愚弄消费者的方案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室主任王学庆表示,北京移动推出的这个新资费方案其实是一个涨价方案,是一个混淆视听的愚弄消费者的方案。[详情]
阚凯力:“被叫全免”就是不叫“套餐”的套餐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评论,“被叫全免”就是不叫“套餐”的套餐。这样的收费方式较之现有的套餐,是一种倒退。消费者希望的是实实在在的降价,而不是变相的套餐。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引入竞争,比如取消漫游费,让相对便宜的外地卡也可进京,这样才能真正降低手机用户的费用。[详情]
方廷钰:希望手机资费直接降下来,取消套餐
  全国政协委员方廷钰说,我们一直是希望手机资费直接降下来,取消套餐,同时还要把月租费取消,这是几年一直关注的事情,本来以为是有成效的,但今天仍很失望。[详情]
曾剑秋:套餐对消费者有利 种类多才有选择权
  曾剑秋指出:实际上套餐是对消费者有利的,并在全球运用越来越广泛,套餐种类多一些消费者才有充裕的选择权。[详情]
新华社:“单向收费”竟还是“哄你没商量”的变相套餐
  新华社也对此评论说,原以为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单向收费”,到头来竟还是“哄你没商量”的变相套餐。消费者又一次天真地被忽悠了,而北京移动的社会信用则又一次减持。如此不顾社会舆论机巧百出地牟利行为不禁令人担心,这些垄断性的企业还有多少信用可供他们挥霍?[详情]
董晓扬:北京移动刚刚推出的资费,不可能马上修改
  诺盛电信首席分析师董晓扬认为,这是北京移动刚刚推出的资费,不可能马上修改,更何况每次新的资费调整都要报批信息产业部。[详情]
王煜全:“被叫全免计划”是不得已而为之
  电信专家王煜全认为北京移动推“被叫全免计划”是不得已而为之。“社会给了运营商太大压力,运营商迫于压力做出了单向收费的决定,但是,现在的单向收费都是‘伪单向收费’,真正单向收费的时机还不成熟。”[详情]
北京消协:消费者没有享受到实惠
  一个“全免计划”计划的出炉,让全北京的老百姓都愤怒了。北京消协更是针对北京移动全球通单向收费服务发表了声明,强烈呼吁取消国内漫游费、各种套餐和手机月租费,真正降低电信通信资费。[详情]
移动营业厅排队要等几小时
  前几天,北京移动推出了、接听全免计划,因为必须要到营业厅去办理,北京移动各营业厅的人数、大大增加,办理业务、经常要等两三个小时。、
  记者近日在北京移动公主坟营业厅看到,大厅内人满为患,几十个顾客正在等候办理业务。有的顾客由于对长时间等待不满,甚至与营业厅工作人员争吵起来。
  每个进入营业厅办理业务的顾客,首先要到服务台拿号,而服务台的工作人员都要提醒顾客,等候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很多顾客因此选择知难而退;而那些下决心要办理业务的顾客大多要经过一小时以上的等候,才能办上业务,有的顾客甚至更要等上近3个小时。
北京移动:网上办理热线电话不畅
  很多消费者感到奇怪的是,现在很多业务都可以通过电话或上网来办理,移动本身就是做有这些优势,为什么、还非要让顾客、到营业厅来办理业务呢?
  其实,北京移动的很多业务是可以通过电话和网上进行办理的,但是记者发现,这个听起来很简单的事,办起来并不容易。当我们点击进入了网上营业厅,输入手机号后,却发现能够在网上办理的业务十分有限,像中国移动最新推出的接听全免计划就不能在网上办理。那么通过电话呢?记者拨打了中国移动的热线电话,却始终处于占线状态。记者在调查中,大部分消费者都表示,中国移动的服务热线很难打进。
美国:套餐五花八门 整体比较便宜
  早9点到晚9点之间收费,其他时段以及周六、周日全部免费。最贵的是129.99美元的,平时白天可以打5000分钟(约合人民币0.20元/分钟)。
日本:手机费10年降7成
  多年来竞争促使日本手机费用不断下降,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多科莫公司的手机每分钟的标准通话费从当时的120日元下降到了现在的40日元。
印度:电信资费之低令人惊讶
  2005年8月,最低移动电信资费降低到0.5卢比/分钟,约合人民币不到9分钱。;2006年初,根据“Oneindia”计划,长途和漫游费降到1个卢比,约合人民币0.17元。
欧盟:手机漫游费逐年下调
  在限价实施的第一年里,欧盟手机用户在欧盟27国范围内国际漫游时,拨打电话的漫游资费上限为每分钟49欧分,接听为每分钟24欧分。在随后两年里,手机漫游费继续下调:第二年,拨打和接听电话的漫游资费上限分别降至每分钟46欧分和22欧分;第三年,降至每分钟43欧分和19欧分。
马来西亚:实行单向收费制度
  马来西亚:实行单向收费制度,用户可以免费接听国际漫游以外的来电,另外,对于移动通信的资费,政府规定了上限,在不超过最高资费的前提下,各运营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行定价。
◇ 回应 ◇
北京移动:今后将提供更多产品供客户选择
  北京移动对对社会上质疑的降价不彻底、办理程序复杂等做出了回应。“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公司陆续推出了多种针对各品牌客户的被叫免费计划,针对全球通推出了‘畅听99’、‘畅游08’,针对神州行推出了‘打听计划’、针对动感地带推出了‘动听计划’。”北京移动相关负责人说,“这些计划的推出,目的是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同时丰富客户的选择。我们会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我们的产品,向客户提供不同的选择。”
◇ 全球通单向收费申办有限制 ◇
一:只有第七期“话费换手机”用户才能申请
  根据具体的条款,这一优惠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全球通用户。除了普通用户之外,只有参加2007年第七期话费换手机的客户可以同样享受被叫免费,而这次活动是今年5月21日才开始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话费换手机用户不可能享受优惠。
二:单向收费只能到营业厅办理
  北京移动这次推出的“被叫全免计划”并不像以往各类套餐的申请,手机用户既可以到营业厅办理,也可以简单发送手机短信办理,而必须到营业厅签订一年在网协议,缴纳月基本费,才能享受本地接听电话全部免费。
三:单向收费最早下月生效
  北京移动提醒说,“全球通‘被叫全免计划’虽然从今天开始接受申请,但真正实施单向收费要从下个月开始,所以,机主们不必太心急,不妨稍等几天再申请业务,这样可以错开业务申请的高峰期。”
◇ 单向收费:十年艰辛“求索” ◇
  1997年5月,原邮电部拟订的单向收费方案上报国家计委后由于各种因素而搁浅。
  1998年5月,信息产业部正式对外宣称手机单向收费的可行性方案尚在研究之中。
  2001年年底,单向收费传言引发港股电信股市值巨额蒸发。信产部部长吴基传在香港股市救市时表示,中国在今明两年不实行手机单向收费。这一风波被称为“吴基传金口救市,一句话值1400亿港币”。
  2002年5月,信产部部长吴基传在APEC第五次电信部长会议上表示,单向收费的论证从未被搁置过,仍在论证之中,并没有完结。
  2003年1月,信息产业部新闻处处长王立建表示,手机年内单向收费不可行。
2004年7月1日,信产部和发改委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资费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剿杀价格战,单向收费、按秒计费等降价方式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2005年9月,信产部《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出台,电信资费实行上限管理,手机单向收费仍受限。
  2006年5月,信产部发言人王立建称,从5月起,中国移动北京地区手机资费开始下调。其中,被叫套餐接近单向收费。
·专家称单向收费推倒资费骨牌 接着是漫游和月租 ·"换了脸"的套餐而已 北京移动单向收费遭质疑
·北京移动推被叫全免加剧竞争 中国通讯资费改革提速 ·“被叫全免”被指糊弄人
·手机资费"被叫全免计划":用户受惠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