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春运开始,春运时期火车票涨价已成“定式”。每逢春运,“铁老大”涨价只要通知一声,票价爱怎么涨就可以怎么涨,消费者只能照单全收。针对此状况,先后5次将铁道部告上法庭的“草根斗士”郝劲松近日致信给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恳请铁道部今年春运不要涨价。或许只是巧合,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永平对外宣布:从今年起,铁路春运火车票价格将不再实行上浮制度。
【新华网】春运不涨价,铁道部带了个好头![余丰慧]
    已有几年历史的春运期间火车票向上浮动惯例终于告一段落。这是国家一项英明的惠民决策;这是铁道部贯彻中央以民为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落实国家关注民生问题的切实之举;这是社会各界包括媒体等不断呼吁的结果。铁道部这个利民举措得人心、顺民意,值得为之叫好。【详情】
【齐鲁晚报】火车春运不涨价的积极意义[邬凤英]
    春运不涨价,对铁道部来说,工作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比如如何防止“黄牛党”倒票,如何防止有关人员内外勾结,将廉价紧俏的火车票转手倒卖获取暴利等等,铁道部都应该未雨绸缪,把好事办好!【详情】
【检察日报】今后春运不涨价:喝彩之余还应反思[李国民]
    铁道部叫停春运涨价制度的举动,为其他垄断性行业带了个好头。在事关公共利益的问题上,如果不打破借助垄断地位单方运作的模式,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博弈机制,让一切都在法治的层面上运行,就难以消除各种不合理制度,已经习惯“法外行驶”的“垄断列车”就不可能进入法治轨道。衷心希望,铁道部的这次改革能带来其他垄断行业的符合民众利益的连锁式反应。【详情】
【新华网】由今年春运火车票价不上浮想到的[钟进军]
    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着手,一点一点解决,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赢得民意的关键。先知先觉者已经开始行动,还在观望者是否也该下下决心,来点实际行动了。毕竟,主动解决问题,要比迫于压力被动解决效果好。更何况,解决业已存在的问题,虽然会存在不少阻力,但这恰恰是相关部门和行业改善形象,有所作为的机遇。【详情】
【南方网】铁路春运涨价终结是渐进理性的胜利[曹林]
    从这个角度看,上浮幅度的不断下降,从不听证到一次听证,从“只对农民工不上浮”到今天的“不再实行上浮制度”,这体现了铁路部门不断接近民意的渐进努力。这种努力值得公众赞赏,值得其他更多部门学习,比如坚持机场建设费的民航、坚持春运涨价的公路运输、坚持价格与国际接轨的石油企业。【详情】
【广州日报】春运铁路不涨价 民呼有所应
    铁道部此番决定的原因和背景,新闻中并没有透露更多,但联系最近媒体连续对春运铁路客运票价“一次听证,上浮6年”提出的质疑,铁道部的回应没有辜负全国公众的期待,无论其及时性还是处理问题的彻底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详情】
【新京报】铁路春运不涨价凸显“蜗牛的力量” [舒圣祥]
        放眼周围,需要中国消费者使用“蜗牛的力量”来攻克的堡垒还有很多,仅以交通运输系统而言,就有:公路春运票价涨不涨?火车站票该不该全价?机票超售合不合理?坐飞机丢失行李能不能论斤赔?诸如此类。这个意义上,“铁路春运不涨价”既是一个成功的标本,更是一个前进的号角。【详情】
【潇湘晨报】以终结票价上浮提供改革支点[评论员:晓宇]
    当政府职能、企业职能,甚至市场都缺席之时,奢谈铁路涨价合不合理,是拿铁路的前途作一次性挥霍;当铁道部或者说政府应当承担铁路公益运输的成本而没有承担时,奢谈运价涨多少合不合理,是挟天下之利用以自肥。就改革的指向而言,我们要终结的不仅是春运票价上浮,而是春运。票价不再上浮的诺言,应当为中国铁路的改革提供一个新的出发点并不拔的支点。【详情】
【新京报】春运车票不涨:一个双赢的公共决策
    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是每个公民共享的家园。解决家园中不尽如人意的瑕疵之处,有待大家一起努力。这既需要公共部门继续秉持开放和理性态度,广纳民智,从善如流,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负责任的参与。此轮春运票价争议中,经过公共部门与公众参与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春运票价不涨的民间期盼,这足以提升人们对于公共部门勇于自我调整的信心,相信也会极好地鼓励公众参与的热情。 【详情】
【第一财经日报】春运不涨价揭示部门利益应让位民生
    这显然又是一条重要的民生新闻。岁末年初,春节将至,这样的新闻尤其令人关注,因此该消息迅速引发热议。有声音说,春运本来就不该涨价,此举不过是回归正常状态而已,哪里来的“惠民”。理论上说,此言不虚。但考之中国当下不少部门利益膨胀,将部门利益凌驾于全局利益之上,以及事关国民生计与福利的诸多领域行政垄断似乎坚不可摧这一现实,我们理应为铁道部的上述最新举措报以掌声。【详情】
【三秦都市报】“春运票价不涨”:民声与民生的双重胜利[张贵峰]
    更进一步从实质层面来看,我以为,“春运票价不再上浮”所昭示的胜利之所以堪称伟大,更是因为它同时也是一次民生的胜利,是中央一再强调“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方针政策,得以具体贯彻落实的一次胜利。【详情】
【新华报业网】为铁路春运不涨价而鼓掌[作者:四月天]
    铁路春运今年终于不涨价,应该说,也是长期以来包括新闻媒体、一些专家与普通民众在内的社会各界不断呼吁、争取的结果。好在,这样的好结果居然就被人们盼来了!我们有理由赞扬铁老大的从善如流,这次真是做了件顺应民意的痛快事、漂亮事!我们还希望这个"流"的持续与传递——能不能对其他垄断行业产生点示范效应,少一点与民争利呢?【详情】
【上海证券报】垄断部门理应放弃不当得利[姜素芬]
    因而,火车票不涨价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其他诸多不合理的涨价及收费行为,都应一一终止,垄断部门应学会放弃不当得利,停止对公共利益的侵害。同时,民众也应该像郝劲松那样,拿起法律武器与垄断部门进行博弈,迫使处于垄断地位的既得利益集团作出让步,以维护自身利益。【详情】
【中国经济时报】不涨价的春运离“幸福之旅”有多远[单士兵]
    春运从来不只是一种单纯经济现象,它更应该被视为一种社会现象。因为春运维系着人们的迁徙自由,还关联着流动人群的人身权、财产权。惟有真正提高春运的服务意识,保障旅客的基本生理需求和人身、财产生命安全,使他们快速、准时、平安、舒心地回家,才能真正实现今年的“以人为本”与和谐春运这样的目标诉求。【详情】
【江南都市报】春运火车票不涨价该谢谁?[作者:洪巧俊]
    凭心而论,铁道部这次的快速回应和关注民意是值得称道的。一个社会的正义,最终会成为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而得以维护。这种维护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靠的是多元力量来共同推动,网络评论和媒体不仅拓宽了民意表达的渠道,而且形成了一种推动的力量,从而使官员们感到有压力,这是好事。但从另一个方面讲,也说明舆论监督不可或缺。我们也可以从公众舆论对公共权力所起作用的大小看出社会的进步程度。【详情】
【信息时报】 “庶民的胜利”仅止于抒情阶段[李斌]
    那首曾经的流行曲《站台》唱道:长长的站台,长长的等待……只有付出的爱,没有回报。曾有社会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政府调适固有的理财哲学,在公共事业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已经刻不容缓。而不能建立一个各种利益阶层能够公平公开对话的协调机制与平台,包括民工在内的弱势者,好像沾上时代列车的边儿,却只是站在那儿看它驶过。【详情】
【燕赵都市报】春运车票不涨价是公民权利的回归[王伟]
    我们当然有理由为公民权利的回归欢呼。即使这种回归基于如下尴尬的事实:并不是有关部门深刻洞察了公民权益和公权部门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出于民众压力下的被动应对,或是恩赐。【详情】
【四川新闻网】春运毕竟不是铁老大的渔汛[作者:孟庆尧]
    不管铁路部门说的有多么好听,事实上,在春运涨价制度推行之后,铁路部门成了每年年底张网而待的渔人,蜂拥而来的旅客成了任人宰割的渔汛。
春运涨价五年暴露出来的,是垄断性服务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愿铁老大春运涨价的教训,能给其他部门、给全社会以启示。【详情】
【四川新闻网】铁老大何以坚决不向民意低头[作者:孟庆尧]
    与“郝劲松个人的行为无关”,那么,与什么“有关”呢?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铁路部门积极响应,主动承担因为不涨价而带来的所有成本,让更多的旅客享受到更大的实惠。
    这个理由我不相信。你相信吗?
    即使是被迫取消春运涨价的政策,铁道部的这一举措犹有可肯定之处。但是,如此傲慢的看待民意、对待民意,这一姿态本身,比春运乱涨价更让人难以接受。【详情】
【成都晚报】春运不涨价还只能算是一小步[评论员:朱达志]
    从这个意义上说,铁道部的这次举措,是对民间舆论和民众呼声的善意回应,是“铁老大”的一次观念上的飞跃。当然,就根本打破行政垄断,完全回归铁路客运公益属性这一价值而言,此举还只能算是一小步。因此我们期望着铁路以及其他垄断行业,能够在法治和舆论的双重规范下,一步步地从“老大”思维中走出来,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主体之一员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依靠。【详情】
【南方都市报】春运难题的症结在于铁路投资失当[火曼]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以税收持续增长为标志的国力昌盛当可成为常态,但是纳税人上缴的税金须为民众带来效用更大的成果。资金短缺或许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即便如此,在公共资金的投向上也应当首要顾及民众之切肤之痛,而非用于形象工程。区区一个春运票价上浮不值得过多欢呼,只有当我们听到“阜阳、成都”这些名字,不再看到外来务工者面对火车渴望而又无奈的目光时,才是值得我们由衷欣喜之时。【详情】
【中国经济时报】没必要把不涨价赞歌送给铁道部[赵志疆]
    民众一次次对准春运涨价开炮,并不仅仅只是希望得到“不涨价”的结果,而是希望借此机会疏通民意表达渠道,借助于法律武器同各式各样的垄断行业展开博弈维权。从这种意义上说,程序的正义其实比结果的公正更重要。现实的情况是,民众虽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在制定结果的过程中他们却再一次被集体拒之门外。春运不涨价应当是垄断行业迫于外界压力的一种常态,而不应该是其随心所欲的一种施舍,多年的舆论炮轰、一次次诉诸法律,到头来铁路部门依然是和往年一样高高在上地发布价格信息,这样的博弈结局又有多少喜悦可言?【详情】
【南方报业网】春运停涨之余更需注重公平售票[南都]
    春运的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票价高低的市场问题,它还是一个关乎人口流动的社会问题,更进一步地,它还可能是一个关乎阶层和谐的政治问题。仅从春运票价的停涨入手,持续多年的春运困局可能仍未破题。 【详情】
【南方都市报】不可期的行政之忧,甚于不涨价的春运之喜
    以此观之,铁道部终于叫停春运涨价,换来的是公众的既惊又喜且忧。现代政府当然不是恩泽天下的威权政府,现代公民当然也不是感恩戴德的升斗小民。与不涨价的飞来横“福”相比,一个以法治精神彰显程序正义的政府决策,更值得公众欢欣喜悦。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在春运铁路涨价问题的前前后后,看见具有现代意识的行政作为,更无从看到民意在公共决策中应有的制度体现。于此,春运铁路票价停涨实无可喜,行政决策无法无常,却十足堪忧。 【详情】
【红网】铁路春运不涨价是“小好”还是“大好”[作者:周义兴]
    面对这次铁路春运的不涨价,或许也如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所说,可以惠及数千万人。但如以和谐社会建设与民主社会要求的观点衡量,从现有的相关决策方式与公民权利落实关系角度讲,铁路春运不涨价只能算是一个“小好”,而不是“大好”。社会在对此叫好时,应保持一份清醒的认识。 【详情】
【南方都市报】驳“春运车票该涨价”的谬论[吴向宏]
    在个人缺乏经济自由的情况下,单纯在交易领域盲目地实施“市场化”,不但不会提高效率,而且更有可能造成极大的社会不公正。另一方面,那些批评薛兆丰的朋友们,我也希望他们能把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朴素同情心提升到理智的关爱层面。他们更应当关注造成经济不自由、社会不平等的制度根源,而不仅仅是为劳动人民争取一两张廉价火车票。 【详情】
【现代快报】春运不涨价与郝劲松无关吗?[作者:长平]
    人们对于戏剧性的变化,总猜想有一个戏剧性的原因。于是有一个人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他就是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郝劲松,因为他曾就春运火车票涨价一事状告铁道部,一审败诉,目前还是上诉中;同时,几天前他致信铁道部长,呼吁春运期间停止票价浮动。大家都想知道,是不是他的这封信起了作用。 【详情】
【南方网】铁路春运不涨价是“你”的胜利[冀者]
    不可否认,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还面临着种种制度与政策性不公,要彻底实现公平公正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但每每看到“春运客票价格不上浮”这样的利好消息,我们都会报以欣慰的微笑:只要“你”一起努力,一切都可能改变。尽管前路漫长崎岖,但“你”充满希望。 【详情】
【晶报】“春运不涨价”承诺后的另一种思考[作者:刘显东]
    无论是出于民生权利考量还是民意压力,或者是对整体赢利能力有了信心,铁路部门既然决定不再涨价,笔者希望在这个基础上,铁路运输继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运能。还要尽力打击黄牛倒票,避免降下来的费用落进了黄牛口袋,而黄牛猖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供给不足。 【详情】
【南方报业集团】铁道部闪电决策:一种新的行政傲慢
    以此观之,铁道部终于叫停春运涨价,换来的是公众的既惊又喜且忧。现代政府当然不是恩泽天下的威权政府,现代公民当然也不是感恩戴德的升斗小民。与不涨价的飞来横“福”相比,一个以法治精神彰显程序正义的政府决策,更值得公众欢欣喜悦。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在春运铁路涨价问题的前前后后,看见具有现代意识的行政作为,更无从看到民意在公共决策中应有的制度体现。于此,春运铁路票价停涨实无可喜,行政决策无法无常,却十足堪忧。 【详情】
【国际在线】铁老大:增了3亿成本还是少赚3亿?[作者:椿桦]
    铁老大说没挣到钱,是意料之中的说辞,类似的理论在垄断行业中,具有很大的惯性成分。说挣了很多质疑声倒是事实。稍微有点逻辑思维能力的人都会明白,挣到钱与挣到质疑,是有因果关系的,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只有当普天之下群众的眼睛都是不亮的,垄断行业的清白问题才有可能成为冤案。 【详情】
【南方报业网】何需对“惠民”政策三跪九叩[作者:刘洪波]
    或许,就中国的特殊情况而言,因为一些政策并不惠民,有过“穷民政策”和不以人为本的时代,所以要特别强调政策要惠民、富民、以人为本。这可以说明包袱之沉重,但不可以认为惠民、富民、以人为本是需要特加感谢的恩典。 【详情】
【证券时报】铁路春运不提价 给票贩子拜早年[作者:郭凯]
    包括本人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采用火车票实名制会是抑制黄牛党的一个好办法,换句话说就是像卖机票那样卖火车票。我相信,做这件事情的最大阻力可能来自铁道系统内部,他们会提出各种这件事情无法操作的原因,但他们惟一不会提的就是这样做会断了很多人的财路。 【详情】
【成都商报】涨价符合经济规律 [茅于轼]
    茅于轼告诉记者,春运期间的票价涨价与否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春运期间供需关系的巨大变化,涨价是理所当然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从公平的角度上来看,消费者在春运期间享受的是同样的服务,是不应该涨价的。”茅于轼说,作为经济学家,他认为春运期间是应该涨价的。【详情】
【新京报】专家分析铁道部出台春运不涨价政策三原因
    熊伟认为,导致铁道部做今后在春运期间不再上浮票价的决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的长期批评;二是1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议案和建议案,反对春运期间火车票价上涨;三是郝劲松等公益人士的诉讼。【详情】
春运涨价依据何在
    《新华社》发表文章指出,涨价总是需要理由的。没有哪部法律说过,一到春运,“铁老大”就非得涨价不可;也没听说哪部法律规定,“铁老大”涨价只要通知一声,爱怎么涨就可以怎么涨,消费者只能照单全收。涨价的事实必须有涨价的理由支撑,这是最为基本的常识。仅从票价上浮范围一项看来,春运涨价显然仍旧承担着依靠提价来调整旅客流量的“重任”。
    《北京娱乐信报》报道称,“郝劲松告铁道部春运涨价程序违法案”日前宣判,法院驳回了郝劲松的全部诉讼请求。法院认为,铁道部发布的《关于2006年春运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有关事项的通知》,是依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计委关于公布部分旅客列车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执行方案的通知》所作。《方案》决定了春运期间部分列车票价实行上浮和下浮,并就浮动范围和幅度等进行了设定。铁道部作出的《春运通知》,并不具有价格制定的性质,仅是对《方案》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明确,因此《春运通知》不需要履行批准及听证程序。
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京华时报》发表文章指出,如果说涨价可以让乘客得到更好的服务,那么涨价也说得通,然而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春运是个什么滋味,说白了就是“多花钱买罪受”。值得注意的是,往往在这个时候,铁路部门总有人喊“亏”,说涨价最主要的目的是削峰填谷、分流旅客,缓解客流高峰期的压力,根本不赚钱,因为他们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车辆和检修人员,提高工资幅度。可是,如果说在客流众多的春运期间还亏的话,那么铁路部门何时才能赚钱呢?
    《江南时报》发表文章指出,铁路春运的计划色彩是当下现实和体制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回家过年是中国最大的民俗,每到年底大多数人是必然要进行流动的,“必然要流动”本身就表明没有多少选择空间,老百姓不会因为票价涨了就会不流动了;另一方面,因为铁路部门是垄断的,它垄断着固定的铁路优势,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每年春节坐火车回家的人”是一个可以计算出来的数据,正因为如此,铁路春运方案才能准确地拿出这个数据,这是一个没有弹性的数据。
    市场和价格只能调控有弹性和非计划的数据,既然知道这个数据没有弹性,无论票价如何,这些人必然会选择坐火车,这时候涨价不是“春劫”还能是什么?一方面运筹帷幄中能预知铁路春运总数,一方面又宣称要以涨价对人流进行调节,这不是自相矛盾又是什么?实际上,既然一切尽在计划中,春运总数确定,服务会因拥挤打折,很多人买了票而没有座位,火车票应该降价才是。
    《检察日报》援引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俊海的话说,铁道部2002年举行的听证会有其具体的听证环境,如今各种情况都发生明显变化,却还依旧沿用原来的听证结果,显然是不正常的。这个问题暴露出我国听证制度的许多缺陷。
    《中国经济时报》发表文章指出,从以往的相关统计来看,“春运”对象中50%以上是农民,而且最为主要的是其中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现在“春运”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也是应对大幅增加的外出农民工而制定的;学生也是“春运”的另一个重要对象,而学生中50%以上又是农民的子女。在全社会大力关注“三农”问题的同时,我们是否该想一下,“春运”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春运票价谁说了算
    《燕赵都市报》发表文章指出,虽然相应法规并没有规定涨一次价就得开一次听证会,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铁路情况和2001年的情况并不一样,这期间铁路已经提速多次,不但成本降低了,运力也已经不那么紧张了。近两年没有人因买不到票而回不去家,就是最好的说明吧?当然,你也可以说,现在油呀、水呀的什么都涨价,再加上铁路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要是开听证会的话,价格上涨的可能会更多。但开了听证会的话,不管最后涨多少,最起码符合法定程序。自己给自己的“涨价权”“法定”又算什么事?是因为垄断经营就可以“我的地盘我做主”吗?
    《北京青年报》发表文章指出,民众作为春运消费的主体,春运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按说,春运涨价与否?涨价的幅度多大?都应先问问民众。然而这个庞大的群体却始终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铁路春运说涨就涨,要涨多高就涨多高,根本无须征求民众的意见。这无疑反映出“铁老大”的垄断地位,剥夺了民众的话语权。
    《中国经济周刊》发表文章指出,司法语境中的郝劲松是孤独的,这不仅是公众的悲哀,更是现代法制的悲哀。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得不到利益主体的支持,表面上看是源出于某种公众的自私,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垄断力量和行业霸权对社会公众的操控力太强大了,在这种强压下,公众对于郝劲松的维权结局很难乐观。而郝劲松的维权之路也证明了,公众利益在与垄断霸权的交锋中总是一次次败下阵来。公众的失语,更多是对法制的信心不足。因而,郝氏诉讼的成败,不仅关乎公众的话语表达和利益实现,更考验国家的司法品质和法制方向。
【中国青年报】铁路春运涨价大事记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原国家计委等部门对铁路客票价格进行了一系列局部改革的尝试。1993年春运期间,对乘火车进出广东省和广东省内的乘客实行浮动加价。

    2000年的春运期间,部分铁路列车客票票价上浮,以往春节前的客流最高峰大多出现在春节前9天至前3天,票价上浮后,当年春运客流高峰期提前了3天并延后了3天。

    2001年,铁路春运旅客发送量预计达1.34亿人次,铁道部在春运前正式确定了在部分运输能力紧张方向的部分列车、部分时段,实行票价上浮的方案。

    2001年1月18日,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律师乔占祥向铁道部申请行政复议,质疑铁道部2001年春运期间部分旅客列车实行票价上浮的行政行为。这场官司以乔占祥败诉告终。

   2002年1月12日,我国历史上首次铁路价格听证会在北京举行。33名代表对铁道部提出的方案进行审议,大多数代表原则同意对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br>
    2002年1月27日,原国家计委下发的《国家计委关于公布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执行方案的通知》,授权铁道部在一定幅度内可以上涨票价的同时,并没有排除铁道部上报国务院批准及申请听证这两项法定义务。

    2003年春运,铁路客票票价又有较大幅度上浮,其中硬座票涨价15%,卧铺票涨价20%。此次铁路春运涨价没有召开听证会,引来社会上很多质疑的声音。对此铁道部解释,这是因为“召开一次听证会所得出的结论可以在同类状况下适用较长时间”。

    2004年和2005年的春运期间,铁路客票票价上浮幅度与2003年持平。涨价前均未召开听证会。

    200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翔提交的《关于取消铁路春运车票违法涨价的建议》指出,铁路春运车票涨价双重违法:违背了《价格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铁路部门想以此调控旅客客流,但客流并没有因为涨价而减少。

    2006年春运结束后,据铁道部春运办统计,当年春运铁路共运送旅客1.4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铁道部希望涨价能缓解铁路春运客流高峰压力的愿望并未实现。

    2006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纪尽善说:年年春运年年涨,雷打不动。春运涨价6年了,客流怎么还没被限制住?当初听证时,铁路部门提出的“限客分流”、“削峰平谷”之说,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是垄断的“幌子”。

    2007年1月10日,中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对外宣布:从今年起,铁路春运火车票价格不再实行上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