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A股宽基和行业主题指数内部表现有所分化,红利相关策略与跟踪境外市场的产品整体表现较优。
从宽基指数来看,上证50、沪深300、中证A50等指数上半年实现了正收益。如果观察2月以来,科创板、创业板等成长风格宽基反弹幅度较大,收获了较高涨幅。
注:数据来源Wind,统计截至2024/6/28。
从申万一级行业层面来看,行业首尾收益差超50%。其中,银行、煤炭、公用事业、家用电器行业回报居前,带动了银行ETF易方达(516310)、绿色电力ETF(562960)等产品取得亮眼表现。
上半年表现较好的申万一级行业
注:数据来源Wind,统计截至2024/6/28。
策略和跨境产品今年以来也有不错的表现。红利指数延续了前两年的亮眼成绩,中证红利低波动全收益指数上半年上涨15%,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涨了11%,相关ETF也受到了市场关注。此外,在港股回暖、美股强劲的行情下,许多跨境ETF今年也取得了较好收益。
新发产品如何布局?
今年上半年,25家基金公司新成立了84只股票ETF,相比去年上半年的57只增加了27只,产品首发规模合计超420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新发10只ETF,合计募集超35亿元。
从产品布局来看,今年ETF新发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宽基产品占据“C位”。宽基ETF在今年新发规模中占比过半,其中年初中证A50ETF易方达(563080)等10只跟踪中证A50指数的ETF合计募集超160亿元,占今年新发规模近四成。此外,部分基金公司也加快宽基布局,相继推出上证50、沪深300等产品。
红利策略产品“红出圈”。高股息资产关注度近年持续提升,基金公司也加快布局相关产品。今年新成立的17只风格策略ETF中,15只均为红利相关策略ETF,其中既有覆盖A股高股息资产的产品,也有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等聚焦港股高股息资产的产品。
行业主题产品科技“含量”高。“新质生产力”也是上半年投资领域一大热词,“科特估”概念兴起,今年新发ETF中也有较多产品布局科技赛道,涉及半导体材料设备、机器人产业、新能源电池等不同领域,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
宽基与红利ETF成“吸金大户”
存量ETF的流入情况也呈现出一些与新发市场类似的特点。
A股宽基ETF仍然是今年“吸金”主力,资金净流入遥遥领先,合计近4000亿元、约占存量产品净流入额的95%。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净流入前十的ETF均为宽基产品,覆盖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中证1000、创业板指、科创板50六只指数,其中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上半年净流入额居首。
风格策略ETF也是今年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产品类型,其中超190亿元资金净流入红利策略ETF,占风格策略产品净流入的九成以上。
这也体现了过去一年股票ETF市场格局的变化趋势。
从不同类型ETF规模结构变化来看,宽基与红利产品可谓近一年“最大赢家”。A股宽基ETF规模实现翻倍,从去年年中的6000多亿元增长到超1.2万亿元,占比也从41%上升至59%;受行情等因素影响,A股行业主题ETF规模有所“缩水”,从6078亿元下降至不到5000亿元,占比也从41%下降至23%;风格策略ETF目前在市场中的占比虽然还不高,但受红利行情拉动,过去一年规模已近翻倍,港股风格策略产品规模也有所增长。
整体来看,今年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平稳,各类政策的出台,也在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此外,近期较多国际组织和机构也上调对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期。业内人士表示,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下,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已经明显改善,后续伴随基本面温和复苏,指数向上的空间有望逐渐打开。(王欣然)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