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广东全面完成“三区三线”划定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超5万平方千米
2024-04-23 来源: 经济参考网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梅州兴宁市举行了“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图为世界地球主题活动现场(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据介绍,广东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围绕“三屏五江多廊道”生态安全格局,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目前,全省已全面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其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5.08万平方千米,出台了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生态修复规划及红树林保护修复等专项规划。梅州、韶关两个国家级“山水工程”逐绿前行,南雄红砂岭综合治理工程入选全国首批“山水工程”优秀案例,湛江、深圳、茂名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再获中央资金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局起势,“两山”转化路径不断拓宽,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的步伐不断加快。

  为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2024年在全省系统部署开展抓培训打基础、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暨自然资源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送训下乡主题活动,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在兴宁市会展中心,作为本次主题活动主要内容之一,广东省土地整治中心主要负责人围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要点”开展了专题业务培训,为兴宁市各镇分管负责人、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村支书及自然资源部门业务骨干近70人,系统讲解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背景、依据、程序、要点、成果等相关政策内容及业务知识。

  “通过培训,我们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解与认识更加深刻了。”此次送训下乡提高了兴宁市基层干部对自然资源政策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打通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的“最后一公里”,为“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强有力的要素保障。

  近年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广东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大力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绿色矿业发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工作。

  梅州“山水工程”围绕水源涵养区、脆弱生态修复区、城乡生态提升区、水生态保护区等5大修复单元,系统开展了17项治理工程,两年来生态修复面积556.58平方公里,生态修复历史遗留矿山580公顷。

  图为兴宁市铁山嶂废弃矿区生态综合治理修复工程现场(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以世界地球日为契机,本次主题宣传活动在铁山嶂废弃矿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和植树活动。据悉,兴宁市铁山嶂废弃矿区生态综合治理修复工程作为国家级山水重点示范工程项目,在开展生态重建、辅助再生的保护修复工作后,一改矿区山体挖损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频繁,土壤、水体严重污染的陈旧面貌,从“熔化铁山嶂到重塑铁山嶂”,曾经废弃残破的露天采矿区重新覆土复绿。

  一幅幅美丽生态画卷在客都大地徐徐展开,一张张“绿美答卷”正展现着广东生态修复之美。省自然资源厅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不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立法和制度建设,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探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广东贡献。(林阳 罗诗岚 李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品牌多而不响 茶香难出“深巷”

品牌多而不响 茶香难出“深巷”

春茶采摘时节,乌蒙山、武陵山、雷公山、月亮山、大娄山,茶农满山,茶香袅袅。

·从“把世界掰弯”,到被申请破产——柔性屏“明星”企业柔宇科技遇困带来的思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