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科技创新提升制造业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
2024-04-12 记者 沈寅飞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科技创新持续受到关注,一系列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成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重要驱动力量。其中,不少制造业民营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持续进行攻关,让中国制造迈向价值链高端。

  业内人士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当前,制造业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正在让消费产品和消费体验迎来全新变化。

  科技创新成制造业民营企业发展重点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全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全年签订技术合同95万项,成交额达到6.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8.6%;授权发明专利达到92.1万件,比上年增长15.3%。

  “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我国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动力。”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业内人士指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乘数”效应。而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前,不少民营企业正努力从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的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便成为这些制造业民营企业发展的重点。

  例如,作为全球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正是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在5G、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带来了便利。

  在江苏,过去一年来,这个东部经济大省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在3.2%左右,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高到了41.3%和49.9%……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见效,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持续激发。2023年,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2%。经营主体发展保持回升向好态势,2023年我国新设经营主体3272.7万户,同比增长12.6%。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周城雄表示,民营企业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成长于市场经济的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在创新中不仅更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的风向,也更准确地服务于中国老百姓的切实需求。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同样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即以创新驱动新经济变革,以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民营企业正是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质生产力提升制造业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

  如何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企业专利转化还有较大空间,建议以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抓手,提升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比如,在消费领域,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优势,给消费产品和消费体验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朱克力举例说,作为“舶来品”,中国洗碗机行业的起步虽然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凭借民营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对中国家庭的深刻洞察正在迎头赶上,一些国产品牌的销量甚至超过了曾长期主导中国洗碗机市场的外国品牌。

  前段时间发布的《中国洗碗机专利创新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中国洗碗机累计专利授权量已达12364件,近五成专利集中在国产主流洗碗机品牌厂商。其中,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拥有洗碗机授权专利1338件,专利数量位居行业前列。另外,在高价值专利方面,方太与清洗能力直接相关的“水槽式清洗机(公开号CN104224074B)”这项专利也被国内洗碗机行业广泛引用。

  业内人士认为,清洗相关授权专利的数量,反映了大多由民营企业组成的我国洗碗机行业在最核心的清洗能力上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厂商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消费者协会前副秘书长栗广元表示,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依赖于流量和各种营销手段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今,消费者的消费心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他们开始更加审慎和精明地选择消费品,也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和独特性。因此,面对这一变化,企业就必须要通过技术创新为消费者创造全新、独特的产品体验和消费体验。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智造与工业4.0研究所所长王喜文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于较高水平。同时,制造强国和消费强国协同互动发展既是我国当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题中之意,也是促进和夯实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和路径。未来,制造业民营企业前景可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新能源汽车“由大到强”还要迈过几道坎?

新能源汽车“由大到强”还要迈过几道坎?

3月底,小米汽车正式发售赚足了眼球,再次搅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池春水”。

·“中标王”边被举报边中标 “中地寅岗”年均拿下工程逾800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