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控股股东相关业绩承诺长期未履行 投资者服务中心呼吁赤天化尽快解决
2024-03-07 记者 韦夏怡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自持股行权工作开展以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投资者服务中心”)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和投资者保护机构,一直高度关注上市公司重组业绩承诺履行情况,以股东身份积极督促上市公司解决业绩承诺不履行问题。

  3月6日,记者获悉,投资者服务中心关注到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赤天化”)2016年收购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圣济堂制药”)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贵州渔阳贸易有限公司(简称“渔阳公司”)作出的业绩承诺长期未履行,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为督促承诺人遵守承诺,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投资者服务中心呼吁赤天化及承诺方积极作为,尽快解决业绩承诺未履行问题。

  业绩承诺逾期5年未履行

  2016年9月,赤天化向控股股东渔阳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圣济堂制药100%股权,交易对价19.70亿元。渔阳公司承诺,圣济堂制药2016年-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025.73万元、21023.08万元、26072.37万元。事实上,上述业绩承诺实际完成率分别为62.23%、84.93%、77.79%,三年均未完成承诺。渔阳公司2016年、2017年分别应补偿9015.31万元、9554.19万元,上市公司已于2018年以1元的价格回购注销渔阳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4318.488万股股份,履行了2016年及2017年的业绩补偿义务。但截至目前,渔阳公司仍未完成2018年的业绩补偿,对应补偿金额为27835.01万元,折合股份数量为6473.258万股。

  投资者服务中心表示,因圣济堂制药自2021年至今已持续经营亏损,上市公司在2023年9月公告拟出售圣济堂制药(除大秦医院)100%股权,交易对价为48840万元。出售方案中,因收购圣济堂制药产生的业绩承诺补偿义务并未转移,渔阳公司仍承担着尚未履行完的补偿义务。渔阳公司的业绩补偿义务已逾期5年未履行,涉及金额2.78亿元,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利益。

  渔阳公司未积极履行补偿义务

  投资者服务中心进一步介绍,赤天化披露上述业绩承诺补偿义务尚未履行的原因是渔阳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99.02%已被质押,且无力偿还融资款,没有其余股份可进行补偿注销。而根据公开信息,渔阳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不存在司法冻结的情况。

  同时,赤天化相关公告显示,渔阳公司持有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赤天化集团”)100%股权,渔阳公司曾通过赤天化集团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近三年,赤天化集团持续减持所持有的赤天化股权。2020年末,赤天化集团持有上市公司股票8203.921万股,至2023年5月9日已全部减持。除了4235.7966万股是因强制执行被动减持,其余3968.1244万股为主动减持,但其主动减持所获资金并未用于解决渔阳公司股权质押问题。

  根据企查查信息,渔阳公司目前通过赤天化集团持有4家公司100%股权、1家公司51%股权及4家公司少数股权,还直接持有贵州中泽微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上述公司均处于正常营业状态。

  投资者服务中心认为,从上述信息可看出,渔阳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曾减持上市公司股权获益,目前仍具备一定的偿付能力,但至今未履行业绩承诺补偿义务。

  上市公司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追偿

  在2020年-2022年年报及2023年半年报中,赤天化一直表示多次发函催促渔阳公司履行业绩补偿义务,公司将继续积极与控股股东探讨新的解决思路。

  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和投资者保护机构,投资者服务中心于2022年12月、2023年9月两次向赤天化发送股东函,问询解决渔阳公司业绩承诺未履行问题已采取的措施和进展,督促其解决承诺未履行问题。

  2023年9月,赤天化在回复上交所关于资产置换事项问询函中表示,将采取三条措施来推进业绩补偿问题解决:一是继续与渔阳公司协商业绩补偿解决方案;二是密切关注质押股票的质押状态,必要时不排除采取司法等手段向渔阳公司追偿;三是上市公司、渔阳公司、二股东(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长城国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渔阳公司质押股票的质权人将加快协商通过包括并不限于重大资产重组、重大资产置换、重大资产出售、债务重组或引入投资者等方式来一揽子解决渔阳公司债务、业绩补偿等问题。

  投资者服务中心认为,虽然赤天化一直披露继续与渔阳公司协商解决方案等,但截至目前业绩承诺补偿事项仍无实质性进展,上市公司并未穷尽包括司法手段在内的一切措施进行追偿。对此,投资者服务中心呼吁相关各方积极采取实质有效的措施,尽快解决业绩承诺长期未履行问题,以维护上市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产业链供应链发力 邮轮经济拓展消费新空间

产业链供应链发力 邮轮经济拓展消费新空间

2023年我国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以来,积累多年的邮轮旅游需求集中释放。

·海南矿山修复让废矿“生金”

四川国企重点发力功能性改革

四川国企重点发力功能性改革

科技创新是决定产业引领和安全支撑作用发挥的根本。

·央企加快布局发展人工智能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