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雪花漫天,也染白大地。
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核心煤炭装车区域巴图塔站场,一条条钢轨与一节节满载煤炭的列车,像是印在煤海之上的五线谱与音符,奏响抗寒保供进行曲。
巴图塔是包神铁路能源保供的“第一公里”,担负着繁重的装车任务。一辆辆满载着煤炭能源的卡车在这里汇集,随着皮带转动,煤炭从筒仓漏斗平整地装入火车车厢里。
风雪天气给保供任务带来了挑战。“最近正是抗寒保供阶段,一个班时下来,要走2万多步,作业比以前更多了。”夜班作业人员郝晋增正在安装列尾,等待发车。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巴图塔站区有256名各专业人员严阵以待,守护着黑色“长龙”驶向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站区主任赵亚龙正在密切关注着站场的运行情况:“这场大雪,对我们来说是一场考验。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稳定。”
在站场的另一角,火车副司机赵勇正在对机车进行例行检查,确保设备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
同时,在与巴图塔站相距离160公里的包头,包神铁路的调度大厅灯火通明,调度员们时刻关注着天气变化和列车运行情况,以确保煤炭能源的通畅运输。
“巴图塔站,现在汇报乌专线8050次装车情况和现场除雪情况。”
“巴图塔站扫雪汇报,目前现场上道除雪78人,已清扫道岔54副。8050次预计15分钟后装车作业完毕。”
每隔1小时,调度员陈鑫就要询问降雪量较大的车站装车及除雪情况。2023年6月份包神铁路上线运行的气象驾驶舱提供实时气象情况数据为这项工作带来了便利,为陈鑫灵活调整运输计划,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提供了参考,有效降低了严寒天气对生产的影响。
“自2023年11月内蒙古地区气温不断波动以来,涉及我们管内的暴雪预警有53次、寒潮预警133次、冰雹预警98次以及霜冻预警57次。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信息技术服务分公司主管包文艳自气象驾驶舱上线运行以来不断探索开发新的功能,“口袋里的天气”真正给现场作业人身安全带来科技加持,助力能源保供运输安全平稳,通达四方。
在这个风雪保供夜,包神铁路线上60个车站、近万名职工奋战在保供一线。这一夜,包神铁路装车总量完成185列76.67万吨,超日计划2.64万吨。(石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