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工业基地,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涪陵区多年来统筹推进“固本”与“兴新”,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瞄准新兴领域招引链主企业、强化延链聚合,已拥有6家百亿级企业和1个千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据统计,2023年1至11月,涪陵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7%,工业税收占比达68.8%。
涪陵榨菜,一直是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如今,一盘小小的“下饭菜”,变出了新花样。走进涪陵榨菜集团陈列馆,“水果榨菜”“榨菜速溶汤”等多种新品让人眼前一亮。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推动榨菜向休闲健康食品方向发展,大大拓展了榨菜的消费场景。在涪陵榨菜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涪陵榨菜产业年产值已达130余亿元。
类似“老树发新枝”的故事还有不少。老牌医药企业太极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遇到经营困难,在政府部门推动下,太极集团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混改”,获得增资“输血”,度过资金链断裂危机,同时借鉴央企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效率。
图为涪陵榨菜集团的生产场景。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图为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动能强劲有力。眼下正值隆冬时节,但在涪陵多个动力电池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了一幕幕火热的建设景象。近年来,涪陵瞄准动力电池领域强劲的市场需求,先后招引吉利、赣锋锂电等动力电池厂商在当地落户,在建产能达72吉瓦时。项目建成后,涪陵有望成为西南地区第二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产业集群产值将达800亿元。
像引入动力电池项目一样,涪陵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陆续招引一批龙头企业及重大项目,有力牵引产业发展。仅2023年以来,涪陵就引进47个超亿元产值项目,其中有3个百亿元产值新项目。
“我们充分发挥长江航运、页岩气资源丰富及气电成本低等优势,靶向招引一批高投资、高附加值的企业。”涪陵区经信委副主任陈筝筝举例说,如华峰集团投资超200亿元在涪陵建成新材料产业园,园区年产值超300亿元;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涪陵投资建设180万吨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项目,落户仅3年多营收就突破百亿元。在华峰、万凯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如今涪陵材料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成为重庆材料产业第一大区。
除了以“龙头牵引”的方式发展产业,涪陵还着力让企业互为上下游,推动产业集群壮大。陈筝筝说,2023年涪陵组建合成材料产业链联合党委,推动区内企业互相配套,实现产业链延长、生产成本降低。产业链企业还抱团发展,共同化解材料供应不稳定等问题。
持续延链聚合,也助力“孵化”新产业。在涪陵,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产业为依托,一批轻量化部件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依托庞大的动力电池产能,我们生产的电池箱体在本地就能消纳。”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谢林余说,公司落户涪陵后,很快就在当地拓展了多家客户,将形成年产300万件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产能,达产后产值将达20亿元。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不可或缺。近年来,涪陵推动创新要素集聚,规划打造慧谷湖科创小镇,已吸引16家研发中心进驻,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一批龙头企业持续加码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一方面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方面在做好存量工业提质增效的同时,持续推动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崛起,着力构建起高端化、集群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谈及涪陵老工业基地的转型之路,区委书记王志杰作上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