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展现种业科技新成果
2024-01-12 记者 赵颖全 袁睿 洪靓 三亚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香气扑鼻,风味不一的瓜果令人回味无穷;科技满满,拍照即可显示水稻穗粒数的测量系统让人大开眼界;实用高效,植物人工环境叫人叹为观止……日前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上,一系列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展现了种业科技的新成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展会上一粒粒新品种作物的种子吸引了观展者的注意。走进海南九圣禾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展台,不同纹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蜜瓜整齐排列,这一个个仅有代号却没有名称的蜜瓜是正在试验的新品种。

  “这些瓜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海南九圣禾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丽哲说,“有的风味浓郁、有的风味清香,目前都处在试验阶段,还未推广上市。”王丽哲告诉记者,公司在蜜瓜方面的育种工作刚开始两年多,原本的育种范围只涉及玉米、棉花和小麦。2020年公司进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后,选择海南当地特色农业瓜类进行育种,将培育出的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的瓜类及最适宜的栽培模式进行推广,助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除了抗旱、抗倒、抗高温等不同品种特点,健康和口味也成为种子们的新标签。在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展台上,包装精美的大米令人眼前一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宁香粳9号”大米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团队选育的优质食味香软米新品种,属于早熟晚粳品种,有产量高、熟相好、米质优的特点,特别在品质方面,显著改善了软米的外观,同时口感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米饭香、软、弹、滑,一经上市就广受好评。

2024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上展示的新品种蜜瓜。记者 袁睿 摄

  展会现场,育种的新技术也成了科研人员及企业讨论和关注的重点。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夏志强教授身边围满了前来咨询的人,夏志强团队长期钻研大数据育种领域,团队开发出的“三代群体测序技术”,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灵活、高通量的DNA测序文库制备和基因分型方法,并且基于该技术,夏志强团队与苏州中析生物信息有限公司打造出一款全自动高通量的测序文库制备系统,实现了从样本核酸提取到建库的一步到位,形成无人值守全自动化平台。

  “通过检测种苗DNA,就能知道这个植株会长成什么样子,为育种专家省下不少工作量。”夏志强说,凭借种业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目标是实现育种从依靠人的“经验育种”向依靠人工智能的“精确育种”转变。

  种业发展同样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将水稻枝梗排列好,用手机对准拍照,几秒钟后,各枝梗长度、穗粒数、着粒密度等指标清晰显示。除此之外,这款“水稻整穗考种测量系统”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同样为水稻形态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检测工具。

  “我们为相关科研和企业人员提供好工具,帮助他们免去测量、记录等大量琐碎的工作,节省了他们的精力和时间。”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陈丽婷说。她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们的用户还会对设备存疑,如今很多用户会主动反馈仪器的使用情况,帮助仪器更好地升级。“我们经常听取科研人员的使用建议,根据他们的需求改进,这样研发出来的产品让我们也很有成就感。”

  展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与第三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同期举办,通过“会”“展”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领军企业引领,加强产学研协作,促进种业科技领域联合协作,助力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乳业为“菌”所困 高质量发展须破障加力

乳业为“菌”所困 高质量发展须破障加力

牛奶、奶粉、酸奶、奶酪、黄油……在民众饮食结构调整强劲拉动下,我国早已成为乳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一晚价格跌八成 “金融茶”“理财茶”频爆雷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