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2023达摩院青橙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常林、成里京、冯毅、苏俊等15人获奖。每位获奖者将获得由阿里巴巴公益专项支持、可自由支配的100万元奖金。
达摩院青橙奖旨在发掘和帮助更多对科技进步有重要推动作用的35岁以下中国青年科学家,鼓励他们在重大科研攻坚中挑大梁,发挥榜样作用,带动更多人关注和投身科学研究。
有别于一般的科学奖项评选,达摩院青橙奖选拔摒弃传统的论文和资历评审标准,重视技术创新、应用落地与实际影响力,部分获奖者通过自主推荐入选,没有准备推荐信。经组委会严格的初审、通讯评审、现场答辩,2023达摩院青橙奖15人获奖名单产生,并获得“青橙学者”称号。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3岁,在硅基光电子、纳米电子器件、细胞重编程、胚胎发育等多个关键领域有前沿的探索突破,并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可。
当日,青橙奖“最具潜力奖”30人名单一并揭晓,获奖者每人将收到10万元奖励。
青橙奖见证了中国科研新青年的快速崛起,不少人打破学科传统边界,展示出新时代科研青年的远大理想与抱负。这也是阿里巴巴达摩院2018年设立青橙奖的初衷之一。
他们不受传统学科的知识束缚,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术,用数据科学推动研究革新。如,北京大学研究员常林,专注于后摩尔时代的光子芯片研究,结合新材料、新工艺研制出国际领先的集成光学系统,为光计算开拓了广阔的应用场景;之江实验室的研究员冯毅,充分发挥我国在大科学装置与天文计算方面的优势,通过FAST观测到了持续活跃的快速射电暴,为揭开快速射电暴起源提供了关键线索。
他们的研究回应了社会关切的重大问题,致力为气候变化、生殖健康等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方案。如,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成里京为探究气候与海洋变化,自主建构模型给海洋做“数据切片”;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苏俊的研究方向是哺乳动物的卵子和胚胎的发育机制。
据悉,达摩院青橙奖6年来发掘了60多名“青橙学者”,均为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科研成果的学者,其中包括江文帅、韦东奕等。(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