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改革。整体性重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体系,创新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着力构建功能完备、协同高效、运行顺畅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全面提升传染病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织密“防护网”筑牢“隔离墙”。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是切实提升行政效能和治理能力的有效抓手。青岛市依托卫生健康部门设立疾病预防控制局,在市区卫生健康部门加挂疾病预防控制局牌子,突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管部门职能定位。同时在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增设传染病监测预警处、传染病防控处、卫生与免疫规划处等内设机构,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疫情期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和专业特长,为疫情防控提供强力支撑。青岛市整合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重新组建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现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管理两大核心业务板块的联合,进一步夯实了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基础。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事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战略支撑。青岛市持续强化人才引进保障,壮大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对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编进人计划实行单列管理。2023年,为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准用编进人计划56名,其中市级12名、区(市)44名,全部用于引进专业型技术人才。人才既要引进来、留得住,又要能成长、敢创新。青岛市在公共卫生机构创新薪酬激励机制,推动薪酬待遇向业务科室和一线岗位倾斜,激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活力。提高核心业务岗位高级职称比例,建立首席专家制度,纳入高层次人才管理,提升疫情监测分析研判能力。
创新运行机制管理,进一步健全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功能。青岛市在市属公立医院全部设立疾病预防控制科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医防协同。强化监测预警、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核心能力建设,夯实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发展基础。构建起覆盖重点人群、重大健康危害因素的全方位、一体化智慧公共卫生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平战结合工作模式,建立起统筹力度强、反应速度快的疫情应急处置体系。(华雨 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