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一航班近日因雨雪天气导致两次备降,晚点8个多小时。在此过程中,不少乘客长时间没有得到食品补充。有观点认为,是企业应急预案准备不足,导致“寒冻天”处置措施“没温度”。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天气,对交通运输和群众生产生活等带来较大影响。中东部地区还将经历强寒潮天气,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高,防灾救灾形势严峻。
据了解,12月14日,我国北方多个机场因下大雪封闭,导致不少航班延误甚至取消。从珠海飞往太原的南方航空CZ3791航班因跑道封闭,先是备降西安,后来竟然备降至千里之外的武汉,原本2个多小时的航程,前后一共耗时近11小时。有乘客反映,机上没有提供餐食。“天气原因备降西安再备降武汉可以理解,但一飞机的人从中午饿到晚上,餐食也不提供。”
南航方面向记者回应称,该航班第一段珠海至西安和第三段武汉至太原分别配有点心餐、轻正餐及干点餐。在备降西安后重新配餐过程中,收到太原机场临时放开的通知,为保障旅客尽快到达,该航班没有等到餐食配送上来,就再次起飞。此后由于天气原因太原机场再次关闭,该航班又备降至武汉。有关信息显示,飞机在武汉机场的备降时间是2小时16分,有乘客表示:“这么长时间,做什么饭也都做熟了。”
有专家认为,尽管恶劣天气是外部不可控因素,但“叫了餐却没配上”暴露出南航方面的应急保障不足。同时,飞常准轨迹显示,该航班在西安咸阳机场的备降时间为1小时42分钟。对此,有律师表示,航班延误和餐食供应不足的问题,无疑损害了旅客的权益。特别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应当尽力保障旅客的权益,提供必要的服务。
一些专家和业内人事表示,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天气,对群众出行造成较大影响,一些航空公司等交通运输机构在雨雪冰冻天气应对方面,出现责任未压实、防范措施不细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应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全力做好突发险情应对处置,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安心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