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国华融拟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
2023-11-16 记者 钟源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继2022年3月宣布大股东易主中信集团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融”)再次迎来里程碑事件。11月15日晚,中国华融先后发布《自愿性公告 关于出售牌照类附属公司股权的进展》《建议变更公司名称及建议修订公司章程》《委任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及聘任副总裁》三则公告。根据公告,该公司拟变更公司名称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金融资产”。

    对于建议变更公司名称的原因,公告提及:中信集团是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持有其26.46%的股份。2022年以来,中国华融围绕中信集团“五五三”战略,制定“一三五”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已形成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国华融实施更名,有利于体现该公司深化改革、化险取得的积极成效,展现积极的精神面貌,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依托中信集团品牌价值,促进业务开展,进一步推动该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也有利于突出该公司的行业特征与牌照优势,体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功能定位,彰显企业价值。公告显示,有关建议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将提呈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底,中国华融引入中信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在2022年3月财政部以华融3%的股份向中信集团增资后,中信集团成为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2023年3月正式完成股东权益变动。

    根据此次公布的《委任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及聘任副总裁》公告,中国华融董事会宣布,经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徐炯炜获聘任为公司副总裁,其任期自金融监管总局核准相关任职资格之日起,至董事会另聘或解聘时止。

    另外,根据《自愿性公告 关于出售牌照类附属公司股权的进展》,该公司已完成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牌照类附属公司的股权出售,合并报表实现收益约35亿元(母公司层面实现收益约92亿元),有效补充了公司资本及流动性,支持了公司主业的转型发展,维护了公司经营及价值稳定。

    “自2022年以来,本公司在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领导下,立足功能定位,围绕‘一年走上正轨、三年质效显著提升、五年成为行业标杆’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加快化险转型,加强业务协同,提升经营质效,全面形成整体向好的发展势头。在中信集团的支持下,本公司将加快落实监管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业的要求,按照本公司董事会决议和本公司既定战略,加大力度推进剩余牌照类附属公司转让工作,加快业务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华融在公告中进一步表示。

    中国华融官网信息显示,目前公司股东包括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财政部、中保融信私募基金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等。截至2022年末,中国华融总资产达人民币9553.26亿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废旧锂电池成“香饽饽” 回收利用待规范

废旧锂电池成“香饽饽” 回收利用待规范

暴力拆解易失火爆炸、破碎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废旧锂电池被以次充好再次出售……

·坚定信心 迈向更广阔舞台

多重角色助力高水平开放

多重角色助力高水平开放

第六届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

·“邮文化”赋能山城 “过路客”变“回头客”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