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数字技术助力智能金融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数智融合•推动金融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分享金融生态圈内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发展,数字时代数智金融创新应用实践,探讨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新战略。
原保监会副主席、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延礼表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金融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其在风险管控、市场营销、运营服务、投资研究、企业经营治理等场景大有可为。当前,人工智能助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为大模型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土壤;二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金融数字化转型,促进金融保险业务创新;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四是人工智能技术帮助金融机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优化客户体验。同时,他指出金融业应抓住技术变革机遇窗口,积极探索大模型技术应用和发展。一是要建立完善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二是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高速的互联网、云计算资源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三是要加大数字科技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产学研融合,培养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登国表示,弹性化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打造富有弹性的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势在必行但任重而道远,应当从供应链、技术体系、未来挑战、基础设施、人才储备等五方面着手。一是加强风险管控,塑造富有弹性的供应链安全体系;二是加强原始创新,构建富有弹性的安全技术体系;三是加强风险评估,积极应对未来技术挑战;四是加强战略布局,增强关键基础设施弹性能力;五是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强大且多元化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队伍。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刘勇认为,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以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完整的生态体系为基础,重点发展金融科技。当前中国已迈入互联网3.0时代,互联网3.0不但塑造了全新的互联网技术体系,优化了互联网发展模式和产业格局,还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经济模式。同时,随着互联网3.0获得政策的大力支持,数字金融驶入快车道,支付、投融资、金融服务等领域发生显著变化,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一是区块链及衍生的可信技术将成为数字资产交易的关键支撑技术;二是技术深度融合服务场景,多元智慧服务价值凸显;三是拥抱虚拟数字人;四是金融科技落地也将成为标准建设的新阶段,并进一步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